九清何日降仙霓,掩映荒祠路欲迷。愁黛不开山浅浅, 离心长在草萋萋。檐横渌派王馀掷,窗袅红枝杜宇啼。 若得洗头盆置此,靓妆无复碧莲西。
454 0 0
吴融
蹇钝无大计,酷嗜进士名。为文性不高,三年住西京。 相府执文柄,念其心专精。薄艺不退辱,特列为门生。 事出自非意,喜常少于惊。春榜四散飞,数日遍八纮。 眼始见花发,耳得闻鸟鸣。免同去年春,兀兀聋与盲。 家寄河朔间,道路出陕城。暌违逾十年,一会豁素诚。 同游山水穷,狂饮飞大觥。起坐不相离,有若亲弟兄。 中外无亲疏,所算在其情。久客贵优饶,一醉旧疾平。 家远归思切,风雨甚亦行。到兹恋仁贤,淹滞一月程。 新诗忽见示,气逸言纵横。缠绵意千里,骚雅文发明。 永昼吟不休,咽喉干无声。羁贫重金玉,今日金玉轻。
396 0 0
姚合
中吴茂苑繁华地。冠盖如林。桃李成阴。若个芳心、真个会琴心。 高秋霁色清于水。月榭风襟。且伴登临。留与他年、尊酒话而今。
363 0 0
贺铸
执事颇勤久,行去亦伤乖。家贫无僮仆,吏卒升寝斋。 衣服藏内箧,药草曝前阶。谁复知次第,濩落且安排。 还期在岁晏,何以慰吾怀。
381 0 0
韦应物
□中原望眼,正汉水、接天流。渐霁雨虹消,清风面旋,借我凉秋。草庐旧三顾处,但孤云、翠壁晚悠悠。唯有兰皋解佩,至今犹话离愁。 迟留。叹息此生浮。去去老沧洲。念岁月侵寻,闲中最乐,饱外何求。功名付他分定,也谁能、伴得赤松游。尊酒相逢,更莫问侬,依旧狂不。
376 0 0
袁去华
寻春与送春,多绕曲江滨。一片凫鹥水,千秋辇毂尘。 岸凉随众木,波影逐游人。自是游人老,年年管吹新。
524 0 0
张乔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 犹胜人间去不回。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烟月掩妆台。 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469 0 0
李郢
姑射山人,仙去后、唯存标格。犹赖有、墨池老手,草玄能白。留得岁寒风骨在,岂烦造化栽培力。有世间、肉眼莫教看,非渠识。 元不夜,枝何月。元未腊,花何雪。最孤高不受,多情轻折。只有暗香天靳予,黄金作指难为术。更若将、解语付真真,空成色。
李曾伯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496 0 0
李约
书生难得是金吾,近日登科记总无。半夜进傩当玉殿, 未明排仗到铜壶。朱牌面上分官契,黄纸头边押敕符。 恐要蕃中新道路,指挥重画五城图。
355 0 0
王建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梅含鸡舌兼红气, 江弄琼花散绿纹。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
459 0 0
元稹
我生求羽化,斋沐造仙居。葛蔓没丹井,石函盛道书。 寒松多偃侧,灵洞遍清虚。一就泉西饮,云中采药蔬。 山空蕙气香,乳管折云房。愿值壶中客,亲传肘后方。 三更礼星斗,寸匕服丹霜。默坐树阴下,仙经横石床。
434 0 0
马戴
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385 0 0
高骈
昭裔登庸汝未登,凤池鸡树冷如冰。 何如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饭僧。
405 0 0
中华文学
爱春归,忧春去,为春忙。旋点检、雨障云妨。遮红护绿,翠帏罗幕任高张。海棠明月杏花天,更惜浓芳。 唤莺吟,招蝶拍,迎柳舞,倩桃妆。尽唤起、万籁笙簧。一觞一咏,尽教陶写绣心肠。笑他人世漫嬉游,拥翠偎香。
413 0 0
程垓
伯阳遗妙旨,杳杳与冥冥。说即非难说,行还不易行。 药中迷九转,心外觅长生。毕竟荒原上,一盘蒿陇平。
432 0 0
齐己
今年的所谓“文人相轻”,不但是混淆黑白的口号,掩护着文坛的昏暗,也在给有一些人“挂着羊头卖狗肉”的。 真的“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的能有多少呢!我们在近凡年所遇见的,有的是“以其所短,轻人所短”。例如白话文中,有些是该屈难读的,确是一种“短”,于是有人提了小品或语录,向这一点昂然进攻了,但不久就露出尾巴来,暴露了他连对于自己所提倡的文章,也常常点着破句〔2〕,“短”得很。有的却简直是“以其所短,轻人所长”了。例如轻蔑“杂文”的人,不但他所用的也是“杂文”,而他的“杂文”,比起他所轻蔑的别的“杂文”来,还拙劣到不能相提并论〔3〕。那些高谈阔论,不过是契诃夫(AChekhov)所指出的登了不识羞的顶颠,傲视着一切〔4〕,被轻者是无福和他们比较的,更从什么地方“相”起?现在谓之“相”,其实是给他们一扬,靠了这“相”,也是“文人”了。然而,“所长”呢? 况且现在文坛上的纠纷,其实也并不是为了文笔的短长。文学的修养,决不能使人变成木石,所以文人还是人,既然还是人,他心里就仍然有是非,有爱憎;但又因为是文人,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从圣贤一直敬到骗子屠夫,从美人香草一直受到麻疯病菌的文人,在这世界上是找不到的,遇见所是和所爱的,他就拥抱,遇见所非和所憎的,他就反拨。如果第三者不以为然了,可以指出他所非的其实是“是”,他所憎的其实该爱来,单用了笼统的“文人相轻”这一句空话,是不能抹杀的,世间还没有这种便宜事。一有文人,就有纠纷,但到后来,谁是谁非,孰存孰亡,都无不明明白白。因为还有一些读者,他的是非爱憎,是比和事老的评论家还要清楚的。 然而,又有人来恐吓了。他说,你不怕么?古之嵇康,在柳树下打铁,钟会来看他,他不客气,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于是得罪了钟文人,后来被他在司马懿面前搬是非,送命了〔5〕。所以你无论遇见谁,应该赶紧打拱作揖,让坐献茶,连称“久仰久仰”才是。这自然也许未必全无好处,但做文人做到这地步,不是很有些近乎婊子了么?况且这位恐吓家的举例,其实也是不对的,嵇康的送命,并非为了他是傲慢的文人,大半倒因为他是曹家的女婿,即使钟会不去搬是非,也总有人去搬是非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者是也。 不过我在这里,并非主张文人应该傲慢,或不妨傲慢,只是说,文人不应该随和;而且文人也不会随和,会随和的,只有和事老。但这不随和,却又并非回避,只是唱着所是,颂着所爱,而不管所非和所憎;他得像热烈地主张着所是一样,热烈地攻击着所非,像热烈地拥抱着所爱一样,更热烈地拥抱着所憎——恰如赫尔库来斯(Hercules)的紧抱了巨人安太乌斯(Antaeus)一样,因为要折断他的肋骨〔6〕。五月五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六月《文学》月刊第四卷第六号“文学论坛”栏,署名隼。 〔2〕指林语堂。他在《论语》第二十六期(一九三三年十月)的《论语录体之用》一文中说:“吾恶白话之文,而喜文言之白,故提倡语录体。……盖语录简练可如文言,质朴可如白话,有白话之爽利,无白话之噜*铡!??谆拔闹?。?嗔ㄠ铡!钡?*在《新语林》创刊号(一九三四年七月)的《论个人笔调》一文中,却将引文“有时过客题诗,山门系马;竟日高人看竹,方丈留鸾。”错点为:“有时过客题诗山门,系马竟日;高人看竹,方丈留鸾。” 〔3〕指林希隽,参看本书《徐懋庸作〈打杂集〉序》及其注〔5〕。〔4〕这句话见于契诃夫的遗著《随笔》。 〔5〕关于钟会访嵇康事,见《晋书·嵇康传》:“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钟会(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人。司马昭的重要谋士。魏常道乡公景元三年(262)拜镇西将军,次年统兵伐蜀,蜀平后谋反,被杀。文中司马懿应为司马昭。 〔6〕赫尔库来斯紧抱巨人安太乌斯据古希腊神话:赫尔库来斯是主神宙斯的儿子,神勇有力。安太乌斯是地神盖娅的儿子,他只要靠着地面,就力大无穷。在一次搏斗中,赫尔库来斯把安太乌斯紧紧抱起,使他脱离地面,而扼死了他。 #p#副标题#e#
391 0 0
鲁迅
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微风入桃径,爽气归缥帙。 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 乡遥路难越,道蹇时易失。欲静又不能,东山负芝朮.
467 0 0
赵嘏
啼鴂声中,春光化成春梦。问东君、仗谁诗送。燕怜晴,莺爱暖,一窗芳哄。奈匆匆、催他柳绵狂纵。 轻罗扇小,桐花又飞么凤。记寒吟、沁梅霜冻。古今□,人易老,莫闲双鞚。尚堪游、荼コ粉云香洞。
蒋捷
忆昔当初过柳楼,茂英年小尚娇羞。隔窗未省闻高语, 对镜曾窥学上头。一别中原俱老大,再来南国见风流。 弹弦酌酒话前事,零落碧云生暮愁。
422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