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递残香出绣帘,团窠金凤舞襜襜,落花微雨恨相兼。何处去来狂太甚,空推宿酒睡无厌,怎教人不别猜嫌?
384 0 0
孙光宪
对画帘卷,正钩挂虾须细锦幄。展凤屏,开朱户。初启宝兽,香飘龙麝,袅袅烟成穗。神仙宴满座,瑞色笼金翠。□□□窈窕,秦娥唱,行云散,梁□坠。花满帽,酒盈樽,长富长贵。唯愿如松似□,永保千秋岁。红日晚笙歌,拥入瑶池醉。
284 0 0
中华文学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317 0 0
张九龄
从来学制斐然诗,不料霜台御史知。 忽见便教随命去,恋恩肠断出门时。
382 0 0
月华如水,波纹似练,几簇淡烟衰柳。塞鸿一夜尽南飞,谁与问倚楼人瘦。韵拈风絮,录成金石,不是舞裙歌袖。从前负尽扫眉才,又担阁镜囊重绣。
290 0 0
纳兰性德
琼英为惜轻飞去。可人妙笔移缣素。潇洒向南枝。永无开谢时。 闺房难并秀。自是春风手。何必问逃禅。人间水墨仙。
279 0 0
一 唉浩!唉浩!唉浩! 唉浩!唉浩!我们起早,唉浩, 看东方晓,唉浩,东方晓!唉浩!唉浩! 鄱阳湖低!唉浩!庐山高! 唉浩,庐山高;唉浩!庐山高;唉浩!庐山高!唉浩,唉浩!唉浩! 唉浩!唉浩! 二 浩唉!浩唉!浩唉! 浩唉!浩唉!我们早起,浩唉!看白云低,浩唉!白云飞!浩唉!浩唉!天气好,浩唉!上山去;浩唉;上山去;浩唉,上山去; 浩唉,上山去!浩唉!浩唉!……浩唉! 浩唉!浩唉! 三 浩唉!唉浩!浩唉!唉浩!浩唉!唉浩!浩唉!唉浩!浩唉!唉浩!浩唉!唉浩! 太阳好,唉浩太阳焦, 赛如火烧,唉浩!大风起浩唉,白云铺地; 当心脚底,浩唉; 浩唉,电内飞,唉浩,大雨暴;天昏,唉浩,地黑,浩唉! 天雷到,浩唉,天雷到! 浩唉,鄱阳湖低;唉浩,五老峰高! 浩唉,上山去,唉浩,上山去!浩唉,上山去! 唉浩,鄱阳湖低!浩唉,庐山高!唉浩,上山去,浩唉,上山去! 唉浩,上山去!浩唉!浩唉!浩唉! 浩唉!浩唉!浩唉! 浩唉!浩唉!浩唉!浩唉!浩唉!浩唉! [附录] 致刘勉己①函 勉已兄: 我记得临走那一天交给你的稿子里有一首《庐山石工歌》, 盼望你没有遗失。那首如其不曾登出,我想加上几句注解。庐山牯岭一带造屋是用本山石的,开山的石工大都是湖北人,他们在山坳间结茅住家,早晚做工,赚钱有限,仅够粗饱,但他们的精神却并不颓丧(这是中国人的好处)。我那时住在小天池,正对鄱阳湖,每天早上太阳不曾驱净雾气,天地还只暗沉沉的时候,石工们已经开始工作,浩唉的声音从邻近的山上度过来,听了别有一种悲凉的情调。天快黑的时候,这浩唉的声音也特别的动人。我和歆海住庐山一个半月,差不多每天都听着那石工的喊声,一时缓,一时急,一时断,一时续,一时高,一时低,尤其是在浓雾凄迷的早晚.这悠扬的音调在山谷里震荡着,格外使人感动,那是痛苦人间的呼吁,还是你听着自己灵魂里的悲声?Chaliapin[俄国著名歌者)有一只歌, 叫做《鄂尔加河上的舟人歌》(《Volga Boatmen's Song)是用回返重复的低音,仿佛鄂尔加河沉着的涛声,表现俄国民族伟大沉默的悲哀。我当时听了庐山石工的叫声,就想起他的音乐,这三段石工歌便是从那个经验里化成的。我不懂得音乐.制歌不敢自信,但那浩唉的声调至今还在我灵府里动荡,我只盼望将来有音乐家能利用那样天然的音籁谱出我们汉族血赤的心声! 志摩 三月十六日,西伯利亚.#p#副标题#e#
432 0 0
徐志摩
故人安慰善为辞,五十专城道未迟。徒使花袍红似火, 其如蓬鬓白成丝。且贪薄俸君应惜,不称衰容我自知。 银印可怜将底用,只堪归舍吓妻儿。
353 0 0
白居易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苏轼
罗绮丛中,笙歌丛里,眼狂初认轻盈。无花解比,似一钩新月,云际初生。算不虚得,都古与、第一佳名。轻归去,那知有人,别后牵情。 襄王自是春梦,休谩说东墙,事晚难凭。谁教慕宋,要题诗曾倚。宝柱低声。似瑶台晓,空暗想、众里飞琼。余香冷、犹在小窗,一到魂惊。
414 0 0
晁补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344 0 0
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黄金颜色五花开,味如卢橘熟。贵似荔枝来。闻道商山余四老,橘中自酿秋醅。试呼名品细推排。重重香腑脏,偏殢圣贤杯。
326 0 0
辛弃疾
甲帐春风肯见分。夜陪清梦当炉熏。寻香若傍阑干晓,定见堆红越鄂君。 雕玉佩,郁金裙。凭谁书叶寄朝云。兰芽九畹虽清绝,也要芳心伴小醺。
322 0 0
吾师师子儿,而复貌瑰奇。何得文明代,不为王者师。 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谩有参寻意,因循到乱时。 跳踯诸峰险,回翔万里空。争将金锁锁,那把玉笼笼。 印缺香崩火,窗疏蝎吃风。永怀今已矣,吟坐雪濛濛。
372 0 0
贯休
村舍少闻事,日高犹闭关。起来花满地,戴胜鸣桑间。 居安即永业,何者为故山。朱门与蓬户,六十头尽斑。
444 0 0
于濆
云戟曙沈沈,轩墀清且深。家传成栋美,尧宠结茅心。 玉佩多依石,油幢亦在林。炉香诸洞暖,殿影众山阴。 草奏风生笔,筵开雪满琴。客从龙阙至,僧自虎溪寻。 萧洒延清赏,风流会素襟。终朝息尘步,一醉间华簪。
285 0 0
卢纶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1]寒梅着花未。[2]
412 0 0
王维
百戏罢,五音清,解红一曲新教成。 两个瑶池小仙子,此时夺却柘枝名。
409 0 0
和凝
十载长安迹未安,杏花还是看人看。名从近事方知险, 诗到穷玄更觉难。世薄不惭云路晚,家贫唯怯草堂寒。 如何直道为身累,坐月眠霜思枉干。
392 0 0
张蠙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338 0 0
聂胜琼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