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梦诸侯笑,康囚议脱枷。千根池里藕,一朵火中花。
434 0 0
贾岛
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
373 0 0
中华文学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374 0 0
游次公
诗家为政别,清苦日闻新。乱后无荒地,归来尽远人。 宽容民赋税,憔悴吏精神。何必河阳县,空传桃李春。
387 0 0
齐己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303 0 0
佚名
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向暮同行客,当秋独长年。 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
343 0 0
李端
昭潭无底橘州浮。
368 0 0
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徐姬楚兰佐酒,以琵琶度曲。郯云台为之心醉。口占戏之。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过眼韶华浑有几。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枉杀云台标内史,断肠只合江州死。
顾德辉
七月趋梁苑,三年谢尹京。旧风除物蠹,新律奉师贞。 龙节双油重,蛇矛百练明。跃鱼连后旆,腾虎耀前旌。 路转金神并,川开铁马横。拥旄差白羽,分辔引红缨。 在浚风烟接,维嵩巩洛清。贯鱼奔骑疾,连雁卷行轻。 烟垒风调角,秋原雨洗兵。宿云看布甲,疏柳见分营。 鼓彻通宵警,和门候晓晴。虎符三校列,鱼胄万夫迎。 弄马猿猱健,奔车角牴呈。驾肩傍隘道,张幕内连楹。 森戟承三令,攒戈退一声。及郊知雨过,观俗辨风行。 望宋怜思女,游梁念客卿。义夫留感激,公子播英名。 泽广豚鱼洽,恩宣岂弟生。善师忘任智,中略在推诚。 式宴歌钟合,陈筵绮绣并。戏鼙千卒跃,均酒百壶倾。 乐与师徒共,欢从井邑盈。教通因渐染,人悦尚和平。 授钺惭分阃,登坛荷列城。虚裘朝独坐,雄剑夜孤鸣。 白发侵霜变,丹心捧日惊。卫青终保志,潘岳未忘情。 期月终迷化,三年讵有成。惟看波海动,天外斩长鲸。
544 0 0
李绅
青冥向上玉霄峰,元始先生戴紫蓉。晓案琼文光洞壑, 夜坛香气惹杉松。闲迎仙客来为鹤,静噀灵符去是龙。 子细扪心无偃骨,欲随师去肯相容。
381 0 0
皮日休
遇坎聊知止,逢风或未归。孤根何处断,轻叶强能飞。
342 0 0
王绩
芳尊徒自满,别恨转难胜。客似游江岸,人疑上灞陵。 寒更承夜永,凉景向秋澄。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331 0 0
骆宾王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叠。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莲浦夜相逢, 吴姬越女何丰茸。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更几重。
349 0 0
王勃
归岫香炉碧,行吟步益迟。诸侯师不得,樵客偶相随。 思旧江云断,谈玄岳月移。只应张野辈,异代作心知。
372 0 0
【情诗】 高殿郁崇崇,广厦凄泠泠。 微风起闺闼,落日照阶庭。 踟躇云屋下,啸歌倚华楹。 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容。 炉薰阖不用,镜匣上尘生。 绮罗失常色,金翠暗无精。 嘉肴既忘御,旨酒亦常停。 顾瞻空寂寂,唯闻燕雀声。 忧思连相属,中心如宿醒。
440 0 0
徐干
蹇蹇三事,师师百僚。群龙在职,振鹭盈朝。 丰金辉首,珮玉鸣腰。青蒲翼翼,丹地翘翘。 歌云佐汉,捧日匡尧。天工人代,邈邈昭昭。
324 0 0
卢照邻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珮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1][2][3]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4]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431 0 0
韩愈
淇上风日好,纷纷沿岸多。绿芳幸未歇,泛滥此明波。 采蘩忆幽吹,理棹想荆歌。郁然怀君子,浩旷将如何。
319 0 0
沈佺期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为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眩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以众人报之;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馀徐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士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 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虽然,以国士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方孝孺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41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