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花前独占春风早, 长爱江梅。 秀艳清杯, 芳意先愁凤管催。 寻香已落闲人后, 此恨难裁。 更晚须来, 却恐初开胜未开。
529 0 0
晏几道
【望江南】 春睡起, 积雪满燕山。 万里长城横缟带, 六街灯火已阑珊。 人立玉楼间。
422 0 0
金德淑
尔谁造,鸣何早,趯趯连声遍阶草。复与夜雨和, 游人听堪老。
353 0 0
中华文学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61 0 0
王昌龄
【车过兴国老营盘】 大战当年血海翻, 今朝独上老营盘。 荒台废址无人识, 一抚伤痕一泫然。 一九三七年十月
524 0 0
陈毅
吴王台上雨初晴。远烟横。柳如云。门外西风,催踏马蹄尘。声断阳关人去□,遮落日,向西秦。不教容易从归程。语酸辛。黯消魂。且共一尊,相属莫辞频。 后夜月明千里隔,君忆我,我思君。
380 0 0
谢了荼縻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426 0 0
吴淑姬
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但令长守郡,不觉却归城。只拟江湖上,吟哦过一生。
465 0 0
白居易
远迹出尘表,寓身双树林。如何小子伉,亦有超世心。 担书从我游,携手广川阴。云开夏郊绿,景晏青山沉。 对榻遇清夜,献诗合雅音。所推苟礼数,于性道岂深。 隐拙在冲默,经世昧古今。无为率尔言,可以致华簪。
355 0 0
韦应物
媚容素态,比群花、赢了风流颜色。昵枕低帏销受得,□□轻怜深惜。怎望如今,瓶沈簪折,蓦地成疏隔。□□夕雨,甚时重见踪迹。 门外暂泊兰舟,一行霜树,□一重山碧。泪眼相看争忍望,天际孤村寒驿。汴水无情,催人东去,去也添愁寂。鳞鸿方便,为人传个消息。
384 0 0
曾觌
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无端袅娜临官路,舞送行人过一生。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桥北桥南千万条,恨伊张绪不相饶。 金羁白马临风望,认得羊家静婉腰。 狂雪随风扑马飞,惹烟无力被春欺。 莫交移入灵和殿,宫女三千又妒伊。 袅翠笼烟拂暖波,舞裙新染麴尘罗。 章华台畔隋堤上,傍得春风尔许多。
448 0 0
牛峤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 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 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450 0 0
刘禹锡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374 0 0
陈子昂
朔风扣群木,严霜凋百草。借问月中人,安得长不老。
338 0 0
世人贪利复贪荣,来向湖边始至诚。 男子登舟与登陆,把心何不一般行。
556 0 0
杜荀鹤
自从先生出了征求“青年爱读书十部”的广告之后,《京报副刊》上就登了关于这类的许多无聊的通信;如“年青妇女是否可算‘青年’”之类。这样无聊的文字,这样简单的脑筋,有登载的价值么?除此,还有前天的副刊上载有鲁迅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亦是最无聊的一种,亦无登载的必要!《京报副刊》的篇幅是有限的,请先生宝贵它吧,多登些有价值的文字吧!兹寄上一张征求的表请收下。 十三,仲潜。 凡记者收到外间的来信,看完以后认为还有再给别人看看的必要,于是在本刊上发表了。例如廖仲潜先生这封信,我也认为有公开的价值,虽然或者有人(也许连廖先生自己)要把它认为“无聊的通信”。我发表“青年二字是否连妇女也包括在内?”的李君通信,是恐怕读者当中还有像李君一般怀疑的,看了我的答案可以连带的明白了。关于这层我没有什么其他的答辩。至于鲁迅先生的《咬文嚼字》,在记者个人的意见,是认为极重要极有意义的文字的,所以特用了二号字的标题,四号字的署名,希望读者特别注意。因为鲁迅先生所攻击的两点,在记者也以为是晚近翻译界堕落的征兆,不可不力求改革的。中国从翻译印度文字以来,似乎数千年中还没有人想过这样的怪思想,以为女人的名字应该用美丽的字眼,男人的名字的第一者应该用《百家姓》中的字,的确是近十年来的人发明的(这种办法在严几道时代还未通行),而近十年来的翻译文字的错误百出也可以算得震铄前古的了。至于这两点为什么要攻击,只要一看鲁迅先生的讽刺文字就会明白。他以中国“周家的小姐不另姓绸”去映衬有许多人用“玛丽亚”,“婀娜”,“娜拉”这些美丽字眼译外国女人名字之不当,以“吾家rky”一语去讥讽有许多人将无论那一国的人名硬用《百家姓》中的字作第一音之可笑,只这两句话给我们的趣味已经够深长够浓厚了,而廖先生还说它是“最无聊”的文字么?最后我很感谢廖先生热心的给我指导,还很希望其他读者如对于副刊有什么意见时不吝赐教。 伏园敬复。 一九二五年一月十五日《京报副刊》。
329 0 0
鲁迅
。至梦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淮上,能道使君深意。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372 0 0
苏轼
子堕本从天竺寺,根盘今在阖闾城。 当时应逐南风落,落向人间取次生。 霜雪压多虽不死,荆榛长疾欲相埋。 长忧落在樵人手,卖作苏州一束柴。 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 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
490 0 0
将军作镇古汧洲,水腻山春节气柔。 清夜满城丝管散,行人不信是边头。 箭利弓调四镇兵,蕃人不敢近东行。 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
441 0 0
姚合
念念念兮入恶易,念念念兮入善难。念经念佛能一般, 爱河竭处生波澜。言公少年真法器,白昼不出夜不睡。 心心缘经口缘字,一室寥寥灯照地。沈檀卷轴宝函盛, 薝卜香熏水精记。空山木落古寺闲,松枝鹤眠霜霰干。 牙根舌根水滴寒,珊瑚捶打红琅玕.但恐莲花七朵一时折, 朵朵似君心地白。又恐天风吹天花,缤纷如雨飘袈裟。 况闻此经甚微妙,百千诸佛真秘要。灵山说后始传来, 闻者虽多持者少。更堪诵入陀罗尼,唐音梵音相杂时。 舜弦和雅熏风吹,文王武王弦更悲。 如此争不遣碧空中有龙来听,有鬼来听。亦使人间闻者敬, 见者敬。自然心虚空,性清净。此经真体即毗卢, 雪岭白牛君识无。
449 0 0
齐己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