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西风满院栽,[1] 蕊寒香冷蝶难来。[2] 他年我若为青帝,[3] 报与桃花一处开。[4]
396 0 0
黄巢
鸥鹭元相得,杯觞每共传。芳游春烂熳,晴望月团圆。 调笑风流剧,论文属对全。赏花珠并缀,看雪璧常连。 竹寺荒唯好,松斋小更怜。潜投孟公辖,狂乞莫愁钱。 尘土抛书卷,枪筹弄酒权。令夸齐箭道,力斗抹弓弦。 但喜添樽满,谁忧乏桂然。渐轻身外役,浑证饮中禅。 及我辞云陛,逢君仕圃田。音徽千里断,魂梦两情偏。 足听猿啼雨,深藏马腹鞭。官醪半清浊,夷馔杂腥膻。 顾影无依倚,甘心守静专。那知暮江上,俱会落英前。 款曲生平在,悲凉岁序迁。鹤方同北渚,鸿又过南天。 丽句惭虚掷,沉机懒强牵。粗酬珍重意,工拙定相悬。
370 0 0
元稹
小山破体闲支策,落日梨花照空壁。 诗堪记室妒风流,画与将军作勍敌。
437 0 0
李颀
落魄长官江海客,少豪万里寻春。而今憔悴向溪滨。断无觞咏兴,惟有簿书尘。 手插海棠三百本,等闲妆点芳辰。他年绛雪映红云。丁宁风与月,记取种花人。
338 0 0
刘克庄
霞霄上,有寿乡广袤无际。东极沧海,缥缈虚无,蓬莱弱水。风生屋浪,鼓楫扬C42F,不许凡人得至。甚幽邃。 试右望金枢外。西母楼阁,玉阙瑶池。万顷琉璃。双成倩巧,方朔诙谐。来往徜徉,霓裳飘摇宝砌。更希奇。
304 0 0
中华文学
忽闻骢马至,喜见故人来。欲语多时别,先愁计日回。 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
324 0 0
岑参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400 0 0
欧阳修
“连环图画”这名目,现在已经有些用熟了,无须更改;但其实是应该称为“连续图画”的,因为它并非“如环无端”,而是有起有讫的画本。中国古来的所谓“长卷”,如《长江无尽图卷》,如《归去来辞图卷》,〔2〕也就是这一类,不过联成一幅罢了。 这种画法的起源真是早得很。埃及石壁所雕名王的功绩,“死书”〔3〕所画冥中的情形,已就是连环图画。别的民族,古今都有,无须细述了。这于观者很有益,因为一看即可以大概明白当时的若干的情形,不比文辞,非熟习的不能领会。到十九世纪末,西欧的画家,有许多很喜欢作这一类画,立一个题,制成画帖,但并不一定连贯的。用图画来叙事,又比较的后起,所作最多的就是麦绥莱勒。我想,这和电影有极大的因缘,因为一面是用图画来替文字的故事,同时也是用连续来代活动的电影。 麦绥莱勒(FransMasereel)〔4〕是反对欧战的一人;据他自己说,以一八九九年七月三十一日生于弗兰兑伦的勃兰勘培克(BlankenbergheinFlandern),幼小时候是很幸福的,因为玩的多,学的少。求学时代是在干德(Gent),在那里的艺术学院里学了小半年;后来就漫游德,英,瑞士,法国去了,而最爱的是巴黎,称之为“人生的学校”。在瑞士时,常投画稿于日报上,摘发社会的隐病,罗曼罗兰比之于陀密埃(Daumier)和戈耶(Goya)〔5〕。但所作最多的是木刻的书籍上的插图,和全用图画来表现的故事。他是酷爱巴黎的,所以作品往往浪漫,奇诡,出于人情,因以收得惊异和滑稽的效果。独有这《一个人的受难》(DiePassioneinesMenschen)乃是写实之作,和别的图画故事都不同。 这故事二十五幅中,也并无一字的说明。但我们一看就知道:在桌椅之外,一无所有的屋子里,一个女子怀着孕了(一),生产之后,即被别人所斥逐,不过我不知道斥逐她的是雇主,还是她的父亲(二)。于是她只好在路上彷徨(三),终于跟了别人;先前的孩子,便进了野孩子之群,在街头捣乱(四)。稍大,去学木匠,但那么重大的工作,幼童是不胜任的(五),到底免不了被人踢出,像打跑一条野狗一样(六)。他为饥饿所逼,就去偷面包(七),而立刻被维持秩序的巡警所捕获(八),关进监牢里去了(九)。罚满释出(十),这回却轮到他在热闹的路上彷徨(十一),但幸而也竟找得了修路的工作(十二)。不过,终日挥着鹤嘴锄,是会觉得疲劳的(十三),这时乘机而入的却是恶友(十四),他受了诱惑,去会妓女(十五),去玩跳舞了(十六)。但归途中又悔恨起来(十七),决计进厂做工,而且一早就看书自习(十八);在这环境里,这才遇到了真的相爱的同人(十九)。但劳资两方冲突了,他登高呼号,联合下工人,和资本家战斗(二十),于是奸细窥探于前(二十一),兵警弹压于后(二十二),奸细又从中离间,他被捕了(二十三)。在受难的“神之子”耶稣像前,这“人之子”就受着裁判(二十四);自然是死刑,他站着,等候着兵们的开枪(二十五)!耶稣说过,富翁想进天国,比骆驼走过针孔还要难。〔6〕但说这话的人,自己当时却受难(Passion)了。现在是欧美的一切富翁,几乎都是耶稣的信奉者,而受难的就轮到了穷人。这就是《一个人的受难》中所叙述的。 一九三三年八月六日,鲁迅记。 BB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三年九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的《一个人的受难》。 〔2〕“长卷”窄长的横幅卷轴国画。古来题名《长江万里》、《江山无尽》的长卷很多,著名的有宋代夏?、明代周臣、清代王?等人的作品。以陶渊明《归去来辞》为题材的长卷,有明代徐贲等人的作品。 〔3〕“死书”(TheBookoftheDead)又译“死者之书”,古代埃及宗教文艺的一种。本为王公、贵族的陪葬物。它将多种咒语、祷文、颂歌写在长卷纸上,冒于死者棺中。许多“死书”还附有冥间的图画。 〔4〕麦绥莱勒(1889—1972)通译麦绥莱尔,比利时画家、木刻家。曾为美国惠特曼、法国罗曼·罗兰、巴比塞等作家的作品作插图。一九三三年九月,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还出版过他的连环画《光明的追求》、《我的忏悔》和《没有字的故事》。〔5〕陀密埃(1808—1879)通译杜米埃,法国讽刺画家,擅长石版画。戈耶(1742—1828),西班牙讽刺画家,擅长铜版画。〔6〕耶稣的这段话,见《新约·马太福音》第十九章:“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上帝的国还容易呢。” #p#副标题#e#
331 0 0
鲁迅
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478 0 0
羊士谔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386 0 0
山中琉璃境,物外琅琊溪。房廊逐岩壑,道路随高低。 碧濑漱白石,翠烟含青蜺.客来暂游践,意欲忘簪珪。 树杪灯火夕,云端钟梵齐。时同虽可仰,迹异难相携。 唯当清宵梦,仿佛愿攀跻。
390 0 0
孟郊
雨过暮天南。高下青峦。小楼燕子话春寒。多少夕阳芳草地,雾掩烟漫。 别恨正相关。心上眉间。离歌一曲间悲欢。后夜月明何处梦,钟阜容山。
308 0 0
张榘
吐叶依松磴,舒苗长石台。神农尝药罢,质子寄书来。 色映蒲萄架,花分竹叶杯。金堤不见识,玉润几重开。
554 0 0
李峤
秦僧吹竹闭秋城,早在梨园称主情。 今夕襄阳山太守,座中流泪听商声。
416 0 0
严维
【凤孤飞】 一曲画楼钟动, 宛转歌声缓。 绮席飞尘满, 更少待、金蕉暖。 细雨轻寒今夜短, 依前是、粉墙别馆。 端的欢期应未晚, 奈归云难管。
397 0 0
晏几道
短墙梅粉香初透。削约寒枝瘦。恼人知为阿谁开。还伴冷烟疏雨、做愁媒。 飘零苦恨春情薄。不管花开落。小池疏影弄寒沙。何似玉台鸾镜、对横斜。
353 0 0
周紫芝
黄鹤东南来,寄书写心曲。倚松开其缄,忆我肠断续。 不以千里遥,命驾来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岭宴碧霄。 对酒忽思我,长啸临清飙。蹇予未相知,茫茫绿云垂。 俄然素书及,解此长渴饥。策马望山月,途穷造阶墀。 喜兹一会面,若睹琼树枝。忆君我远来,我欢方速至。 开颜酌美酒,乐极忽成醉。我情既不浅,君意方亦深。 相知两相得,一顾轻千金。且向山客笑,与君论素心。
348 0 0
李白
读者诸君:你们也许想得到,有人偶然得一点空工夫,偶然读点外国作品,偶然翻译了起来,偶然碰在一处,谈得高兴,偶然想在这“杂志年”里来加添一点热闹,终于偶然又偶然的找得了几个同志,找得了承印的书店,于是就产生了这一本小小的《译文》。 原料没有限制:从最古以至最近。门类也没固定:小说,戏剧,诗,论文,随笔,都要来一点。直接从原文译,或者间接重译:本来觉得都行。只有一个条件:全是“译文”。 文字之外,多加图画。也有和文字有关系的,意在助趣;也有和文字没有关系的,那就算是我们贡献给读者的一点小意思,复制的图画总比复制的文字多保留得一点原味。并不敢自夸译得精,只能自信尚不至于存心潦草;也不是想竖起“重振译事”的大旗来,——这种登高一呼的野心是没有的,不过得这么几个同好互相研究,印了出来给喜欢看译品的人们作为参考而已。倘使有些深文周纳的惯家以为这又是什么人想法挽救“没落”的法门,那我们只好一笑道:“领教!领教!诸公的心事,我们倒是雪亮的!”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九月十六日上海《译文》月刊创刊号,未署名。 《译文》,翻译介绍外国文学的月刊,一九三四年九月创刊于上海。前三期鲁迅编辑,后由黄源接编。上海生活书店出版。一九三五年九月停刊。后于一九三六年三月复刊,改由上海杂志公司出版。一九三七年六月出至新三卷第四期停刊,共出二十九期。
389 0 0
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行人遥起广陵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440 0 0
刘沧
有意嫌兵部,专心望考功。谁知脚踜蹬,却落省墙东。
409 0 0
张敬忠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