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涓涓。人正远、鱼雁待拂吟笺。也知游意,多在第二桥边。花底鸳鸯深处影,柳阴淡隔里湖船。路绵绵。梦吹旧笛,如此山川。 平生几两谢屐,任放歌自得,直上风烟。峭壁谁家,长啸竟落松前。十年孤剑万里,又何以、畦分抱瓮泉。山中酒,且醉餐石髓,白眼青天。
388 0 0
张炎
地胜非离郭,花深故号村。已怜梁雪重,仍愧楚云繁。 山近当吟冷,泉高入梦喧。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月好频移座,风轻莫闭门。流莺更多思,百啭待黄昏。
469 0 0
吴融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团扇先辞手,生衣不著身。 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
白居易
白头新作尉,县在故山中。高第能卑宦,前贤尚此风。 芜湖春荡漾,梅雨昼溟濛。佐理人安后,篇章莫废功。
478 0 0
郑谷
映竹时闻转辘轳,当窗只见网蜘蛛。 主人非病常高卧,环堵蒙笼一老儒。
338 0 0
中华文学
年鬓日堪悲,衡茅益自嗤。攻文枯若木,处世钝如锤。 敢忘垂堂戒,宁将暗室欺。悬头曾苦学,折臂反成医。 仆御嫌夫懦,孩童笑叔痴。小男方嗜栗,幼女漫忧葵。 遇炙谁先啖,逢齑即便吹。官衔同画饼,面貌乏凝脂。 典籍将蠡测,文章若管窥。图形翻类狗,入梦肯非罴。 自哂成书簏,终当咒酒卮。懒沾襟上血,羞镊镜中丝。 橐籥言方喻,樗蒱齿讵知。事神徒惕虑,佞佛愧虚辞。 曲艺垂麟角,浮名状虎皮。乘轩宁见宠,巢幕更逢危。 礼俗拘嵇喜,侯王忻戴逵。途穷方结舌,静胜但支颐。 粝食空弹剑,亨衢讵置锥。柏台成口号,芸阁暂肩随。 悔逐迁莺伴,谁观择虱时。瓮间眠太率,床下隐何卑。 奋迹登弘阁,摧心对董帷。校雠如有暇,松竹一相思。
449 0 0
李商隐
中国的“愚民”——没有学问的下等人,向来就怕人注意他。如果你无端的问他多少年纪,什么意见,兄弟几个,家景如何,他总是支吾一通之后,躲了开去。有学识的大人物,很不高兴他们这样的脾气。然而这脾气总不容易改,因为他们也实在从经验而来的。 假如你被谁注意了,一不小心,至少就不免上一点小当,譬如罢,中国是改革过的了,孩子们当然早已从“孟宗哭竹”“王祥卧冰”〔2〕的教训里蜕出,然而不料又来了一个崭新的“儿童年”〔3〕,爱国之士,因此又想起了“小朋友”,或者用笔,或者用舌,不怕劳苦的来给他们教训。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4〕的志士;一个说要爱国,古时候曾有十几岁突围请援,十四岁上阵杀敌的奇童。这些故事,作为闲谈来听听是不算很坏的,但万一有谁相信了,照办了,那就会成为乳臭未干的吉诃德〔5〕。你想,每天要捉一袋照得见四号铅字的萤火虫,那岂是一件容易事?但这还只是不容易罢了,倘去凿壁,事情就更糟,无论在那里,至少是挨一顿骂之后,立刻由爸爸妈妈赔礼,雇人去修好。 请援,杀敌,更加是大事情,在外国,都是三四十岁的人们所做的。他们那里的儿童,着重的是吃,玩,认字,听些极普通,极紧要的常识。中国的儿童给大家特别看得起,那当然也很好,然而出来的题目就因此常常是难题,仍如飞剑一样,非上武当山〔6〕寻师学道之后,决计没法办。到了二十世纪,古人空想中的潜水艇,飞行机,是实地上成功了,但《龙文鞭影》或《幼学琼林》〔7〕里的模范故事,却还有些难学。 我想,便是说教的人,恐怕自己也未必相信罢。 所以听的人也不相信。我们听了千多年的剑仙侠客,去年到武当山去的只有三个人,只占全人口的五百兆分之一,就可见。古时候也许还要多,现在是有了经验,不大相信了,于是照办的人也少了。——但这是我个人的推测。 不负责任的,不能照办的教训多,则相信的人少;利己损人的教训多,则相信的人更其少。“不相信”就是“愚民”的远害的堑壕,也是使他们成为散沙的毒素。然而有这脾气的也不但是“愚民”,虽是说教的士大夫,相信自己和别人的,现在也未必有多少。例如既尊孔子,又拜活佛者〔8〕,也就是恰如将他的钱试买各种股票,分存许多银行一样,其实是那一面都不相信的。 七月一日。 CC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七月二十日《新语林》半月刊第二期,署名公汗。 〔2〕“孟宗哭竹”据唐代白居易所编《白氏六帖》:三国时吴人“孟宗后母好笋,令宗冬月求之。宗入竹林恸哭,笋为之出。”“王祥卧冰”,据《晋书·王祥传》:王祥后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这两个故事后来都收入《二十四孝》一书。 〔3〕“儿童年”一九三三年十月,上海儿童幸福委员会呈准国民党上海市政府定一九三四年为儿童年。一九三五年三月,国民党政府又根据中华慈幼协会的呈请,定一九三五年八月一日开始的一年为全国儿童年。 〔4〕“囊萤照读”见《晋书·车胤传》:“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凿壁偷光”,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5〕吉诃德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一六○五年和一六一五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角。 〔6〕武当山在湖北均县北,山上有紫霄宫、玉虚宫等道教宫观。《太平御览》卷四十三引南朝宋郭仲产《南雍州记》说:“武当山广三四百里,……学道者常百数,相继不绝。” 〔7〕《龙文鞭影》明代萧良友编著,内容是从古书中摘取一些历史典故编成四言韵语。《幼学琼林》,清代程允升编著,内容系杂集关于天文、人伦、器用、技艺等成语典故,用骈文写成。两书都是旧时学塾的初级读物。 〔8〕既尊孔子又拜活佛者指国民党政客戴季陶之流。戴季陶在一九三四年曾捐款修建吴兴孔庙。同年他又和当时已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宣扬“佛法”。 #p#副标题#e#
379 0 0
鲁迅
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不见津头艇子,望绝南飞翼。云梁千尺。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那知天上计拙,乞巧楼南北。瓜果几度凄凉,寂寞罗池客。人事回廊缥缈,谁见金钗擘。今夕何夕。杯残月堕,但耿银河漫天碧。
396 0 0
吴文英
玉女来看玉蕊花,异香先引七香车。 攀枝弄雪时回顾,惊怪人间日易斜。 雪蕊琼丝满院春,衣轻步步不生尘。 君平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
423 0 0
刘禹锡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梦,不读书来老更闲。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常相伴,难道吾今无往还?
424 0 0
《隋志》:《后汉书》八十五卷,本一百二十二卷,晋祠部郎谢沈撰。《唐志》:一百二卷,又《汉书外传》十卷〔2〕。《晋书》《谢沈传》〔3〕:沈字行思,会稽山阴人。郡命为主簿,功曹,察孝廉〔4〕,太尉郄鉴〔5〕辟,并不就。会稽内史何充〔6〕引为参军,以母老去职。平西将军庾亮〔7〕命为功曹,征北将军蔡谟〔8〕牒为参军,皆不就。康帝〔9〕即位,以太学博士征,以母忧去职。服阕,除尚书度支郎。何充庾冰〔10〕并称沈有史才,迁著作郎,撰《晋书》三十余卷。会卒,年五十二。沈先著《后汉书》百卷及《毛诗》〔11〕《汉书外传》,所著述及诗赋文论皆行于世,其才学在虞预〔12〕之右。案《隋志》无《外传》者,或疑本在《后汉书》百二十二卷中,《唐志》乃复析出之,然据本传当为别书,今无遗文,不复可考;惟《后汉书》尚存十余条,辄缀辑为一卷。 ※ ※ ※ 〔1〕本篇据手稿编入,原无标点。当写于一九一三年三月。 谢沈(292—344)《后汉书》,清代姚之骃《〈后汉书〉补逸》和汪文台《七家〈后汉书〉》中各有辑本一卷。鲁迅辑本未印行。 〔2〕《唐志》这里兼指《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汉书外传》,《旧唐书·经籍志》著录:“《后汉书》,……一百二卷,谢沈撰。《后汉书外传》,十卷,谢沈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沈《后汉书》,一百二卷,又《外传》十卷。” 〔3〕《晋书》纪传体晋代史,唐代房玄龄等著,一三○卷。 《谢沈传》见该书卷八十二。 〔4〕孝廉“孝悌廉洁科”的简称,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每年由郡举“孝廉”,合格者即授予官职。 〔5〕郄鉴(269—339)字道徽,高平金乡(今属山东)人,晋成帝咸康四年(338)任太尉。 〔6〕何充(292—346)字次道,庐江灊(今安徽霍山)人。晋成帝时任会稽内史,官至尚书令。 〔7〕庾亮(289—340)字元规,颍川鄢陵(今属河南)人。晋明帝穆皇后之兄,成帝时封平西将军。 〔8〕蔡谟(281—356)字道明,陈留考城(今河南兰考)人,晋成帝咸康五年(339)封征北将军。 〔9〕康帝东晋康帝司马岳(322—344),三四二年至三四四年在位。 〔10〕庾冰(296—344)字季坚,庾亮之弟,官至中书监。 〔11〕《毛诗》西汉毛亨和毛苌所传《诗经》。《隋书·经籍志》载:梁代有谢沈所注《毛诗》二十卷,《毛诗释义》、《毛诗义疏》各十卷。三书皆亡。 〔12〕虞预参看本书《虞预〈晋书〉序》及其注〔1〕。 #p#副标题#e#
407 0 0
狱成冤雪晚云开,豸角威清塞雁回。 飞将送迎遥避马,离亭不敢劝金杯。
461 0 0
马戴
一片丝罗□□□,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 鸟逐金针长羽毛。蜀锦谩夸声自贵,越绫虚说价功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467 0 0
罗隐
子之还兮,遭我乎狃之间兮。并驱从两肩兮,揖我谓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狃之道兮。并驱从两牡兮,揖我谓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狃之阳兮。并驱从两狼兮,揖我谓我臧兮。
356 0 0
佚名
朝随早潮去,暮带残阳返。向背得清飙,相追无近远。 采山一何迟,服道常苦蹇。仙术信能为,年华未将晚。
412 0 0
陆龟蒙
慈恩塔上名,昨日败垂成。赁舍应无直,居山岂钓声。 半年犹小隐,数日得闲行。映竹窥猿剧,寻云探鹤情。 爱花高酒户,煮药污茶铛。莫便多时住,烟霄路在城。
475 0 0
姚合
【踏歌词】 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 红窗映树鹧鸪鸣。
426 0 0
【鲥鱼】 五月鲥鱼已至燕, 荔枝卢橘未能先。 赐鲜遍及中珰第,[1] 荐熟应开寝庙筵。 白日风尘驰驿骑, 炎天冰雪护江船。 银鳞细骨堪怜汝, 玉箸金盘敢望传。
何景明
武陵川路狭,前棹入花林。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 水回青嶂合,云度绿溪阴。坐听闲猿啸,弥清尘外心。
397 0 0
孟浩然
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一事无成空放逐, 故人相见重凄凉。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 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
40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