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

分享 /

更多评论

推荐

辞“大义”〔1〕

我自从去年得罪了正人君子们的“孤桐先生”,弄得六面碰壁,只好逃出北京以后,默默无语,一年有零。以为正人君子们忘记了这个“学棍”了罢,——哈哈,并没有。 印度有一个泰戈尔。这泰戈尔到过震旦来,改名竺震旦。 因为这竺震旦做过一本《新月集》,所以这震旦就有了一个新月社〔2〕,——中间我不大明白了——现在又有一个叫作新月书店的。这新月书店要出版的有一本《闲话》,这本《闲话》的广告里有下面这几句话: “……鲁迅先生(语丝派首领)所仗的大义,他的战略,读过《华盖集》的人,想必已经认识了。但是现代派的义旗,和它的主将——西滢先生的战略,我们还没有明了。……” “派”呀,“首领”呀,这种谥法实在有些可怕。不远就又会有人来诮骂。甲道:看哪!鲁迅居然称为首领了。天下有这种首领的么?乙道:他就专爱虚荣。人家称他首领,他就满脸高兴。我亲眼看见的。 但这是我领教惯的教训了,并不为奇。这回所觉得新鲜而惶恐的,是忽而将宝贵的“大义”硬塞在我手里,给我竖起大旗来,叫我和“现代派”的“主将”去对垒。我早已说过:公理和正义,都被正人君子夺去了,所以我已经一无所有〔3〕。大义么,我连它是圆柱形的呢还是椭圆形的都不知道,叫我怎么“仗”? “主将”呢,自然以有“义旗”为体面罢。不过我没有这么冠冕。既不成“派”,也没有做“首领”,更没有“仗”过“大义”。更没有用什么“战略”,因为我未见广告以前,竟没有知道西滢先生是“现代派”的“主将”,——我总当他是一个喽罗儿。 我对于我自己,所知道的是这样的。我想,“孤桐先生”尚在,“现代派”该也未必忘了曾有人称我为“学匪”,“学棍”,“刀笔吏”的,而今忽假“鲁迅先生”以“大义”者,但为广告起见而已。 呜呼,鲁迅鲁迅,多少广告,假汝之名以行! 九月三日。 ※ ※ ※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月一日《语丝》周刊第一五一期。 〔2〕新月社以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核心的文学和政治团体。约成立于一九二三年,主要人物为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罗隆基等。该社取名于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曾以诗社的名义于一九二六年夏天借北京《晨报副刊》版面出过《诗刊》(周刊)十一期;一九二七年该社分子多数南下,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于一九二八年三月发刊综合性的《新月》月刊。他们原来依附北洋政府,后来转而投靠蒋介石政权。 〔3〕“公理”和“正义”,是现代评论派陈西滢等人在支持章士钊、杨荫榆压迫女师大学生时经常使用的字眼。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底,当女师大学生斗争胜利,回校复课时,陈西滢、王世杰等人又组织所谓“教育界公理维持会”,反对女师大复校,支持章士钊另立女子大学。 作者在《新的蔷薇》一文中曾说:“公理是只有一个的。然而听说这早被他们拿去了,所以我已经一无所有。”(见《华盖集续编》) #p#副标题#e#

 528   0  0

鲁迅

对于战争的祈祷

热河的战争〔2〕开始了。 三月一日——上海战争的结束的“纪念日”,也快到了。“民族英雄”的肖像〔3〕一次又一次的印刷着,出卖着;而小兵们的血,伤痕,热烈的心,还要被人糟蹋多少时候?回忆里的炮声和几千里外的炮声,都使得我们带着无可如何的苦笑,去翻开一本无聊的,但是,倒也很有几句“警句”的闲书。这警句是: “喂,排长,我们到底上那里去哟?”——其中的一个问。 “走吧。我也不晓得。” “丢那妈,死光就算了,走什么!” “不要吵,服从命令!” “丢那妈的命令!” 然而丢那妈归丢那妈,命令还是命令,走也当然还是走。四点钟的时候,中山路复归于沉寂,风和叶儿沙沙的响,月亮躲在青灰色的云海里,睡着,依旧不管人类的事。 这样,十九路军就向西退去。 (黄震遐:《大上海的毁灭》。〔4〕) 什么时候“丢那妈”和“命令”不是这样各归各,那就得救了。 不然呢?还有“警句”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十九路军打,是告诉我们说,除掉空说以外,还有些事好做! 十九路军胜利,只能增加我们苟且,偷安与骄傲的迷梦! 十九路军死,是警告我们活得可怜,无趣! 十九路军失败,才告诉我们非努力,还是做奴隶的好! (见同书。) 这是警告我们,非革命,则一切战争,命里注定的必然要失败。现在,主战是人人都会的了——这是一二八的十九路军的经验:打是一定要打的,然而切不可打胜,而打死也不好,不多不少刚刚适宜的办法是失败。“民族英雄”对于战争的祈祷是这样的。而战争又的确是他们在指挥着,这指挥权是不肯让给别人的。战争,禁得起主持的人预定着打败仗的计画么?好像戏台上的花脸和白脸打仗,谁输谁赢是早就在后台约定了的。呜呼,我们的“民族英雄”! 二月二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热河的战争一九三三年二月,日本侵略军继攻陷山海关后,又进攻热河省。 〔3〕族英雄”的肖像指当时上海印售的马占山、蒋光鼐、蔡廷锴等抵抗过日本侵略军的国民党将领的像片。 〔4〕黄震遐(1907—1974)广东南海人,“民族主义文学”的骨干分子。《大上海的毁灭》,一部取材于一二八上海战争,夸张日本武力,宣扬失败主义的小说;一九三二年五月二十八日起连载于上海《大晚报》,后由大晚报社出版单行本。 #p#副标题#e#

 489   0  0

鲁迅

2006年全国卷高考优秀作文:两棵花_1000字

  庭内有一棵花,之所以称为一棵花,是因为那是棵高大的槐树。高高大大地立在蓝天下,清清爽爽地撑开一片天地来。清晨的雾太浓,花便一嘟噜一嘟噜地拥着挤着。花气太浓,浓成馥郁的白,又一丝丝一缕缕浸润在澄澈的风中,松疏有致地垂落下来,叮叮铛铛地摇成阳光中薄的风铃。  这样美的花,每个三月惹起多少孩子的欣悦与向往。  然而我的小表妹却说了:“我要种棵一样的花。”  “那乐乐要种什么花呢?”我逗她。  她在院中巡视一番后,指着角落里一个土灰的花盆说:“喏,就它了。”  我一看,差点笑倒。那是盆半死不活的文竹,被妈妈弃置一旁。且莫说那细瘦绵软的茎,琐碎细小的叶和有气无力的气韵,单只文竹能不能开出花了,就够我的小表妹研究的了。  “不可能。你要知道文竹是文竹,槐树是槐树,文竹永远成不了花。”  乐乐板着小脸,一声不吭。独自一人呼哧呼哧地把花搬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  从此,窗外是妖娆的槐树,窗内是病恹恹的文竹。  春天过去了。杨树依依,细草茵茵,纸鸳飘飘,孩童笑闹。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制定养花计划,严格执行,决不偷懒。  夏天过去了。荷香乡阵阵,虫鸣声声,处处花繁,枝枝叶茂。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爱花护花,松土浇水。  秋天过去了。秋风瑟瑟,落叶层层,果实累累,稻香撩人。只有我的小表妹一人对花谈心,望花成痴。  冬天过去了。白雪皑皑,琼枝树树,万物寂寂,齐家欢聚。只有我的小表妹对花相坐,两相陪伴。  又是一年春至。乐乐的花没养成,人先病到了。二妈对我说:“真是!养什么劳什子花,一草要能成花,还不成了笑话?”无语。  我去看她时,正是三月槐花盛。我怕她难过,便拉上帘子。她喊:“别关别关,姐姐去把我的花抱来。”  依言。她指着文竹说:“好看不,我的花?”我心想,哪有什么花,莫不是烧糊涂了?她又指着刚发的芽尖说:“那不是花?”茎尖处将开未开,似绽未绽,一丝丝绿意从中心沁出,当真是花。我眼中一热,抱住她说:“是花,文竹和槐树是两棵一样美的花。”  窗外窗内,暗香浮动。  [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写得富有情致和意韵,表现出相当高的写作水平,而且是在紧张的高考时刻写成的,实在难得!应该说,这篇作文是合乎题意的。看到高大的槐树开满花,小表妹却要养不能开花的文竹,欲与槐花比美,其结果可想而知;但文末写文竹“茎尖处将开未开,似绽未绽,一丝丝绿意从中心沁出,当真是花”,“文竹和槐树是两棵一样美的花”,却在意料之外――别有洞天,升华文意。此文固然没有一个字点及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但我们不难发现它并没有脱离材料的含意,只是高考评卷速度过快,“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文章往往容易被错判,因此最终得多少分只能看这位考生的造化了。(乙平)

 390   0  0

小文

小文

中华文学苑(artype.cn)简称《华文苑》是专为广大国学爱好者,书画爱好者、国漫爱好者、设计师等提供学习、进步、展示自我的交流平台。 欢迎愿为国粹,国漫,国风作出贡献的爱好者,来平台进行宣传,交流, 《华文苑》愿与您共同成长、进步! 《华文苑》愿竭尽所能为广大爱好者提供公平,文明,舒适及易于成长,进步的的平台,愿广大爱好者不吝赐教,能提供宝贵建议及思路,这也将时我们发展方向的宝贵指引! 我们的主旨是:传承国学,弘扬国粹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   NBA直播  |   威而鋼哪裡買  |   json格式化  |   挂机方案计划  |   极客123  |   33blog  |   职校招生  |   百科平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