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从来惯见,吾生更欲何之。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一枕苹风午醉,二升菰米晨炊。故人莫讶音书绝,钓侣是新知。
419 0 0
陆游
初寒朗咏裴回立,欲谢玄关早晚开。 昨日登楼望江色,鱼梁鸿雁几多来。
417 0 0
陆龟蒙
东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洁。薄暮浴清波,斜阳共明灭。 差池失群久,幽独依人切。旅食赖菰蒲,单栖怯霜雪。 边风昨夜起,顾影空哀咽。不及墙上乌,相将绕双阙。
443 0 0
中华文学
獬豸霜中貌,龙钟病后颜。惨伤此身事,风雪动江山。
466 0 0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404 0 0
王建
十年学道苦劳神,赢得尊前一病身。天上故人皆自贵, 山中明月独相亲。客心淡泊偏宜静,吾道从容不厌贫。 几度临风一回首,笑看华发及时新。
422 0 0
牟融
【子夜四时歌·秋歌】 白露朝夕生, 秋风凄长夜[1] 。 忆郎须寒服, 乘月捣白素[2] 。
520 0 0
南朝乐府
旧年同是水曹郎,各罢鱼符自楚乡。重著青衫承诏命, 齐趋紫殿异班行。别来同说经过事,老去相传补养方。 忆得当时亦连步,如今独在读书堂。
460 0 0
张籍
把酒西湖,花月三年,不见家山。想荆州座上,消磨岁月,唐风集里,收卷波澜。鹤邑朝帆、鲈乡夕棹,来往孤蒲何处间,应思我,似骑驴杜甫,长在长安。 相逢依旧开颜。听玉屑霏霏当暑寒。笑髯生如许,尚夸年少,心忙未了,浪说身闲。尘梦无凭,菟裘堪老,付子声名吾欲还。斜阳外,把平生心事,同倚阑干。
458 0 0
陈人杰
空门少年初志坚,摘芳为药除睡眠。匡山茗树朝阳偏, 暖萌如爪拏飞鸢。枝枝膏露凝滴圆,参差失向兜罗绵。 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纻眼细匀于研。砖排古砌春苔干, 殷勤寄我清明前。金槽无声飞碧烟,赤兽呵冰急铁喧。 林风夕和真珠泉,半匙青粉搅潺湲。绿云轻绾湘娥鬟, 尝来纵使重支枕,胡蝶寂寥空掩关。
478 0 0
香味清机仙府回,萦纡乱石便流杯。 春风莫泛桃花去,恐引凡人入洞来。
464 0 0
绿阴庭院记年时。家人捧寿卮。乐声催拍送腰支。香风匝地衣。 清梦断,彩云飞。刘郎今鬓丝。强将杯酒破愁眉。如今触事非。
469 0 0
姜特立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进一杯酒,歌一阕。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527 0 0
寇准
官借江边宅,天生地势坳。欹危饶坏构,迢递接长郊。 怪鵩频栖息,跳蛙颇混淆。总无篱缴绕,尤怕虎咆哮。 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土虚烦穴蚁,柱朽畏藏蛟。 蛇虺吞檐雀,豺狼逐野麃。犬惊狂浩浩,鸡乱响嘐嘐. 濩落贫甘守,荒凉秽尽包。断帘飞熠耀,当户网蟏蛸。 曲突翻成沼,行廊却代庖。桥横老颠枿,马病裛刍茭。 一一床头点,连连砌下泡。辱泥疑在绛,避雨想经崤。 相顾忧为鳖,谁能复系匏。誓心来利往,卜食过安爻。 何计逃昏垫,移文报旧交。栋梁存伐木,苫盖愧分茅。 金琯排黄荻,琅玕袅翠梢。花砖水面斗,鸳瓦玉声敲。 方础荆山采,修掾郢匠铇。隐锥雷震蛰,破竹箭鸣骹. 正寝初停午,频眠欲转胞。囷圆收薄禄,厨敝备嘉肴。 各各人宁宇,双双燕贺巢。高门受车辙,华厩称蒲捎。 尺寸皆随用,毫厘敢浪抛。篾馀笼白鹤,枝剩架青。 制榻容筐篚,施关拒斗筲。栏干防汲井,密室待持胶。 庭草佣工薙,园蔬稚子掊。本图闲种植,那要择肥硗。 绿柚勤勤数,红榴个个抄。池清漉螃蟹,瓜蠹拾螌蟊。 晒篆看沙鸟,磨刀绽海鲛。罗灰修药灶,筑垛阅弓弰。 散诞都由习,童蒙剩懒教。最便陶静饮,还作解愁嘲。 近浦闻归楫,遥城罢晓铙。王孙如有问,须为并挥鞘。
元稹
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 命乎命乎。逢天时而生。 曾无我赢。
362 0 0
佚名
楚岸行将老,巫山坐复春。病多犹是客,谋拙竟何人。 阊阖开黄道,衣冠拜紫宸。荣光悬日月,赐与出金银。 愁寂鸳行断,参差虎穴邻。西江元下蜀,北斗故临秦。 散地逾高枕,生涯脱要津。天边梅柳树,相见几回新。
370 0 0
杜甫
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是常道也,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著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辩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辩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辩焉,所以尊《春秋》也。 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于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知所以为尊经也乎? 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之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428 0 0
王守仁
汉皇敦故友,物色访严生。三聘迨深泽,一来遇帝庭。 紫宸同御寝,玄象验客星。禄位终不屈,云山乐躬耕。
448 0 0
忘忧何必在庭萱,是事悠悠竟可宽。酒病未能辞锦里, 春狂又拟入桃源。风吹杨柳丝千缕,月照梨花雪万团。 闲泥金徽度芳夕,幽泉石上自潺湲。
434 0 0
寥落野陂畔,独行思有馀。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忽忆同赏地,曲江东北隅。秋池少游客,唯我与君俱。 啼蛩隐红蓼,瘦马蹋青芜。当时与今日,俱是暮秋初。 节物苦相似,时景亦无馀。唯有人分散,经年不得书。
471 0 0
白居易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