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地无尘夜,焚香话所归。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 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翻令嫌白日,动即与心违。
453 0 0
中华文学
日渐长,春尚早。墙头半露红萼枝,池岸新铺绿芽草。 蹋草攀枝仰头叹,何人知此春怀抱。年颜盛壮名未成, 官职欲高身已老。万茎白发真堪恨,一片绯衫何足道。 赖得君来劝一杯,愁开闷破心头好。
455 0 0
白居易
一钓凄凉在杳冥,故人飞诏入山扃。 终将宠辱轻轩冕,高卧五云为客星。
420 0 0
汪遵
【神弦曲】 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 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綷□步秋尘。[1]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虯金贴尾,雨工骑入秋潭水。[2] 百年老鴞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408 0 0
李贺
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长记小红楼畔路。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今夜上元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433 0 0
刘辰翁
别地泰华阴,孤亭潼关口。夏日可畏时,望山易迟久。 暂因车马倦,一逐云先后。碧霞气争寒,黄鸟语相诱。 三峰多异态,迥举仙人手。天晴捧日轮,月夕弄星斗。 幽疑白帝近,明见黄河走。远心不期来,真境非吾有。 鸟鸣草木下,日息天地右。踯躅因风松,青冥谢仙叟。 不知无声泪,中感一颜厚。青霄上何阶,别剑空朗扣。 故乡此关外,身与名相守。迹比断根蓬,忧如长饮酒。 生离抱多恨,方寸安可受。咫尺岐路分,苍烟蔽回首。
470 0 0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345 0 0
佚名
【翦湘云】 秋海棠叶底多红纹,偶从山中觅得一种,叶上下纯绿,正面尤生翠可爱,花复耐久,因移植书阁,为制此词。 瘦却胜烟, 娇偏宜雨。[1] 傍窥宋墙阴, 目断初遇。[2] 别是幽情脂粉外, 那得红丝轻许。[3] 系天涯、 归梦绿罗裙, 添两眉愁聚。[4] 谁念补屋牵萝, 卖珠回去。[5] 正袖薄天寒, 风韵凄楚。 小蹙凌波铅泪滴, 剪破湘云一缕。[6] 向西风、 密约美人蕉, 和影儿私语。[7]
505 0 0
顾贞观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444 0 0
杜甫
风香露重梨花湿,草舍无灯愁未入。 南邻北里歌吹时,独倚柴门月中立。
397 0 0
【古戍】 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 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 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
474 0 0
刘基
——因爱罗先珂先生的剧评而发生的感想鲁迅先生译出爱罗先珂先生的《观北京大学学生演剧和燕京女校学生演剧的记》,一月六日在《晨报副刊》发表。一位世界文学家对我们演剧者的挚诚的教训,幸得先生给我们介绍了,这是首先要感谢的。 我们读了爱罗先珂先生第一段的文字,总该有沉重的压迫精神的印象,以至于下泪,因而努力。寂寞到十二万分的国度,像今日的中国,简直可以说“没有戏剧”!那谈得到“好戏剧”?那更谈得著“男女合演的戏剧”?我们以前的国度黑暗,还要厉害于今日呢!前两年真是一个为艺术尽心的团体可说没有;假使爱罗先珂先生那时到中国,那又够多么寂寞而难受呵!我们真可怜可惨,虽然不准子弟登台的父兄很多,而一向情愿为艺术尽心,来做先锋的并没有畏缩;这才辟开“爱美的〔6〕为艺术的戏剧事业”的新纪元,所谓“艺术戏剧根苗”始茁芽在沙漠的大地上。所以中国的戏剧现在才渐渐有了,而且旧的戏剧却正在残灯的“复明时代”,和我们搏斗,接着那文明式的新剧也要和我们决斗呢!我们那敢怠慢? 但我们从“没有戏剧”引向“有戏剧”这面来,这点不能不算今日的国度是较昔日的国度光明了些微!从前的学生不演剧,轻视戏剧;而现在极力的提倡,尽心于艺术的戏剧;而演剧,这又不能不算是中国青年学生们对旧日的“优伶”的一个宣战,和他们对艺术忠心的表示! 中国的艺术真可怜啊!我们尽心的人们也嚷了一二年了,空气依然沉寂,好艺术的果子在那儿?这大概“艺术”为何物,一般人的怀疑还没有了解啊!所以,到现在,将戏剧当作艺术,肯为艺术尽心而与男子合演的女子,虽爱罗先珂先生叫断嗓子,总难请得!我们现在只好求“才有戏剧”的国度,再光明些到“有好的艺术”的国度;那末,“男女合演的,真的,好的中国艺术”才可望产出。 中国艺术,今日之恐慌,不减爱罗先珂先生母国的荒灾的恐慌啊!爱罗先珂先生的为我们中国青年男女学生们的浩叹,我们只有含着泪且记在心头。爱罗先珂先生也只好原谅我们是才有戏剧的国度中之青年,正开始反抗几千年的无形的黑暗之势力;并且只好姑守着寂寞,“看”我们能不能光明了艺术的国度!较之“黑暗的现在”以“既往的黑暗”,未来还不至于“更黑暗”啊!尽心艺术的同志们!爱罗先珂先生的心,我们不要忘了! 在我们的努力中得爱罗先珂先生的教训,不可谓不幸了,——我们北京大学的学生尤其是的!(这里要声明的,我们演剧的大学生,除去用外国语演的,只是我们一部分北大戏剧实验社社员的大学生。一切关于演剧的臧否,只能我们受之,不敢教所有的“大学生诸君”当之。)爱罗先珂先生到北京近一年,我们只演剧两次。第一次北大第二平民学校游艺会,爱罗先珂先生到场唱歌;歌毕,坐在剧场里一忽儿便走了。他那时刚到北京,或者中国话没有听懂听惯,我们这幼稚的艺术大概就证明失败了。第二次,便是纪念会的第一日,他坐在我们舞台布景后面“看”了一刻工夫,就由他的伴侣扶回去了。 所以,他说:“大学生演剧,大抵都去‘看’的!”他两次“看”的结果,断定了我们演剧的,“在舞台上,似乎并不想表现出Drama〔7〕中的人物来”,而且“反而鞠躬尽瘁的,只是竭力在那里学优伶的模样”!“似乎”?“并不想”?这些词语是如何的深刻啊!这真是“诛心之论”了! 爱罗先珂先生能“看见”我们“竭力学优伶”,并且能知道我们“并不想表现出剧中人来”。这种揣度和判断,未免太危险,太“看”轻了我们是一点戏剧眼光都没有的了!我相信他是“以耳代目”的看戏;而他竟以“耳”断我们“似乎以为只要在舞台上,见得像优伶,动得像优伶,用了优伶似的声音,来讲优伶似的话,这便是真的艺术的理想”,我却以为似乎并不如他所理想,而至于此! 对我们演剧的人“艺术幼稚”可以说,“表现能力不足” 可以说,“并不想表现”谁也不能这样武断!我们相信既尽心于艺术,脑子里丝毫“优伶”的影子就没有,——现在“优伶”还是我们的仇敌呢!——爱罗先珂先生说我们“学优伶”,未免太不清楚我们黑暗的国度之下的情形,而且把我们“看”得比“优伶”还不如了!“优伶的模样”如何?爱罗先珂先生能以“耳”辨出吗?即使如他所说,他能以“耳”辨出我们“学优伶”吗?他还说我们演扮女人的,既做了“猴子”去学女人,并且还在学“扮女人的旦角”。“优伶”中的“扮女人的旦角”,爱罗先珂先生能以“耳”辨出吗?我们演剧的人,决不至如爱罗先珂先生所说,几乎全是“学优伶”而且“扮演女人尤其甚”;然而也不敢说全没有艺术能力不足而流入“优伶似的”嫌疑的人。演剧的人中,无论是谁,并不如是的没有元气,既不能自己出力,反“学优伶”;不过能力的差错或竟使他以为“学优伶”了!爱罗先珂先生说我们“竭力的”,“鞠躬尽瘁的”,“学优伶”,以一位世界文学家批评我们幼稚的艺术实验者,应该不应该用其揣度,而出此态度?我们很佩服他的人和言,但他对我们的这种批评,这种态度,却实在料不到,真是为#p#副标题#e#
348 0 0
鲁迅
天气把人僝僽。落絮游丝时候。茶饭可曾忄欠,镜中赢得销瘦。生受。生受。更被养娘催绣。
450 0 0
黄庭坚
缔欢三十载,通家数百年。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 风云洛阳道,花月茂陵田。相悲共相乐,交骑复交筵。 始谓调金鼎,如何掩玉泉。黄公酒炉处,青眼竹林前。 故琴无复雪,新树但生烟。遽痛兰襟断,徒令宝剑悬。 客散同秋叶,人亡似夜川。送君一长恸,松台路几千。
538 0 0
卢照邻
汉中开汉业,问此地、是耶非。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 一编书是帝王师。小试去征西。更草草离筵,匆匆去路,愁满旌旗。君思我、回首处,正江涵秋影雁初飞。安得车轮四角,不堪带减腰围。
390 0 0
辛弃疾
心下事,不思量。自难忘。花底梦回春漠漠,恨偏长。 闲日多少韶光。雕阑静、芳草池塘。风急落红留不住,又斜阳。
399 0 0
曾觌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城高跨楼满金碧, 下听一溪寒水声。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 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我初到此未三十, 头脑钐利筋骨轻。画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时联十觥。 老闲腰下丈二组,尘土高悬千载名。重游鬓白事皆改, 唯见东流春水平。对酒不敢起,逢君还眼明。 云罍看人捧,波脸任他横。一醉六十日,古来闻阮生。 是非离别际,始见醉中情。今日送君话前事, 高歌引剑还一倾。江湖酒伴如相问,终老烟波不计程。
489 0 0
杜牧
秋赋春还计尽违,自知身是拙求知。唯思旷海为休处, 忽喜孤舟似去时。连浦一城兼汴宋,夹堤千柳杂唐隋。 从来此恨皆前达,敢负吾君作楚辞。
487 0 0
薛能
冠盖闲居少,箪瓢陋巷深。称家开户牖,量力置园林。 俭薄身都惯,营为力不任。饥烹一斤肉,暖卧两重衾。 尊有陶潜酒,囊无陆贾金。莫嫌贫活计,更富即劳心。
欲退无因贵逼来,少仪官美右丞才。青袍早许淹花幕, 霜简方闻谢柏台。金诺静宜资讲诵,玉山寒称奉尊罍。 西峰有客思相贺,门隔潇湘雪未开。
472 0 0
齐己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