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到金光门外寺,寺中新竹隔帘多。 斋官禁与僧相见,院院开门不得过。
482 0 0
张籍
【羽林郎】 昔有霍家奴,[1] 姓冯名子都。[2] 依倚将军势,[3] 调笑酒家胡。[4] 胡姬年十五,[5] 春日独当垆。[6] 长裾连理带,[7] 广袖合欢襦。[8] 头上蓝田玉,[9] 耳后大秦珠。[10] 两鬟何窈宛,[11] 一世良所无。[12] 一鬟五百万,[13] 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14] 娉婷过我庐。[15] 银鞍何煜爚,[16] 翠盖空踟蹰。[17] 就我求清酒, 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 金盘脍鲤鱼。[18] 贻我青铜镜, 结我红罗裾。[19] 不惜红罗裂, 何论轻贱躯。[20] 男儿爱后妇, 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旧, 贵贱不相逾。[21] 多谢金吾子,[22] 私爱徒区区。[23]
499 0 0
辛延年
飞鸟不到处,僧房终南巅。龙在水长碧,雨开山更鲜。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边。地寒松桂短,石险道路偏。 晚磬送归客,数声落遥天。
421 0 0
孟郊
【元夜】 火树银花触目红, 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 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 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 未必明年此会同。
434 0 0
朱淑真
腊后闲行村舍边,黄鹅清水真可怜。何穷散乱随新草, 永日淹留在野田。无事群鸣遮水际,争来引颈逼人前。 风吹楚泽蒹葭暮,看下寒溪逐去船。
493 0 0
李郢
楚杯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382 0 0
贯云石
回也曾言志,明君则事之。中兴今若此,须去更何疑。 志列秋霜好,忠言剧谏奇。陆机游洛日,文举荐衡时。 虎迹商山雪,云痕岳庙碑。夫君将潦倒,一说向深知。
445 0 0
贯休
闲把琵琶旧谱寻。四弦声怨却沈吟。燕飞人静画堂深。 欹枕有时成雨梦,隔帘无处说春心。一从灯夜到如今。
389 0 0
贺铸
萧萧山路穷秋雨, 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 来时还下杜陵无?
456 0 0
杜牧
作文网整理了2018年浙江高考范文汇总。请各位学生和家长及时关注作文网,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作文题目 2018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 范文汇总 范文一:“浙”就是你_800字 范文二:我眼中的浙江精神_1200字 范文三:浙江精神与浙江人_650字范文四:我说“浙江”_700字范文五:传承浙江精神_750字范文六:初心不改 奔流到海_900字编辑推荐: 2018全国各省份高考满分作文汇总
359 0 0
小文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395 0 0
中华文学
月窟宾诸夏,云官降九天。饰终邻好重,锡命礼容全。 水咽犹登陇,沙鸣稍极边。路因乘驿近,志为饮冰坚。 毳帐差池见,乌旗摇曳前。归来赐金石,荣耀自编年。
刘禹锡
南国虽多热,秋来亦不迟。湖光朝霁后,竹气晚凉时。 楼阁宜佳客,江山入好诗。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 欲作云泉计,须营伏腊资。匡庐一步地,官满更何之。
474 0 0
白居易
停尊待尔怪来迟,手挈空瓶毷氉归。 满面春愁消不得,更看溪鹭寂寥飞。
466 0 0
韦庄
瑟瑟秋声,萧萧天籁,满庭摇落空翠。数遍丹枫,不见叶间题字。人何处、千里婵娟,愁不断、一江流水。遥睇。见征鸿几点,碧天无际。 怅望月中仙桂。问窃药佳人,谁与同岁。把镜当空,照尽别离情意。心里恨、莫结丁香,琴上曲、休弹秋思。怕里。又悲来老却,兰台公子。
342 0 0
蹉跎春又晚,天末信来迟。长忆分携日,正当摇落时。 独游饶旅恨,多事失归期。君看前溪树,山禽巢几枝。
408 0 0
【武昌夜泊】 秋老夜苍苍,鸡鸣天雨霜。 星河千里白,鼓角一城凉。 镫炫新番舶,磷啼旧战场。 青山终不改,人事费兴亡。
470 0 0
谭嗣同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蛾眉。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馀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澹滟九折池,萦回十馀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行动自矜顾,数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奸邪得藉手,从此倖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465 0 0
珂勒惠支(KatheKollwitz)以一八六七年生于东普鲁士之区匿培克(Koenigsberg)〔2〕,在本乡,柏林,明辛〔3〕学画,后与医生Kollwitz结婚。其夫住贫民区域,常为贫民治病,故K.Kollwitz的画材,也多为贫病与辛苦。最有名的是四种连续画〔4〕。《牺牲》即木刻《战争》七幅中之一,刻一母亲含悲献她的儿子去做无谓的牺牲。这时正值欧洲大战,她的两个幼子都死在战线上〔5〕。 然而她的画不仅是“悲哀”和“愤怒”,到晚年时,已从悲剧的,英雄的,暗淡的形式化蜕了。 所以,那盖勒(OttoNagel)〔6〕批评她说:K.Kollwitz之所以于我们这样接近的,是在她那强有力的,无不包罗的母性。这漂泛于她的艺术之上,如一种善的征兆。这使我们希望离开人间。然而这也是对于更新和更好的“将来”的督促和信仰。 EE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日上海《北斗》月刊创刊号,原题《牺牲——德国珂勒维支木刻〈战争〉中之一》。关于鲁迅选载木刻《牺牲》的用意,参看《南腔北调集·为了忘却的记念》。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德国版画家。鲁迅于一九三六年编印过《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为其写了《序目》(收入《且介亭杂文末编》)。 〔2〕区匿培克通译哥尼斯堡,东普鲁士的工业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划归苏联,改名加里宁格勒。 〔3〕明辛通译慕尼黑,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个城市。〔4〕四种连续画即《织工的反抗》、《农民战争》、《战争》、《无产阶级》四组版画。《牺牲》是《战争》中的第一幅,也是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幅珂勒惠支的版画。 〔5〕欧洲大战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珂勒惠支的第二个儿子彼得于一九一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战死,文中所说“两个幼子”当系误记。〔6〕那盖勒(1894—1967)通译纳格尔,德国画家、美术批评家。曾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院长。
529 0 0
鲁迅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374 0 0
陆游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