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烟柳正依依,重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443 0 0
中华文学
月华边。万年芳村起祥烟。帝居壮丽,皇家熙盛,宝运当千。端门清昼,觚棱照日,双阙中天。太平时、朝野多欢。遍锦街香陌,钧天歌吹,阆苑神仙。 昔观光得意,狂游风景,再睹更精妍。傍柳阴,寻花径,空恁亸辔垂鞭。乐游雅戏,平康艳质,应也依然。仗何人、多谢婵娟。道宦途踪迹,歌酒情怀,不似当年。
375 0 0
柳永
信马闲过忆所亲,秋山行尽路无尘。 主人莫惜松阴醉,还有千钱沽酒人。
364 0 0
洛文 今年是围剿翻译的年头。 或曰“硬译”,或曰“乱译”,或曰“听说现在有许多翻译家……翻开第一行就译,对于原作的理解,更无从谈起”,所以令人看得“不知所云”〔2〕。 这种现象,在翻译界确是不少的,那病根就在“抢先”。中国人原是喜欢“抢先”的人民,上落电车,买火车票,寄挂号信,都愿意是一到便是第一个。翻译者当然也逃不出这例子的。而书店和读者,实在也没有容纳同一原本的两种译本的雅量和物力,只要已有一种译稿,别一译本就没有书店肯接收出版了,据说是已经有了,怕再没有人要买。举一个例在这里:现在已经成了古典的达尔文〔3〕的《物种由来》,日本有两种翻译本,先出的一种颇多错误,后出的一本是好的。中国只有一种马君武〔4〕博士的翻译,而他所根据的却是日本的坏译本,实有另译的必要。然而那里还会有书店肯出版呢?除非译者同时是富翁,他来自己印。不过如果是富翁,他就去打算盘,再也不来弄什么翻译了。 还有一层,是中国的流行,实在也过去得太快,一种学问或文艺介绍进中国来,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大抵就烟消火灭。靠翻译为生的翻译家,如果精心作意,推敲起来,则到他脱稿时,社会上早已无人过问。中国大嚷过托尔斯泰,屠格纳夫,后来又大嚷过辛克莱〔5〕,但他们的选集却一部也没有。去年虽然还有以郭沫若〔6〕先生的盛名,幸而出版的《战争与和平》,但恐怕仍不足以挽回读书和出版界的惰气,势必至于读者也厌倦,译者也厌倦,出版者也厌倦,归根结蒂是不会完结的。 翻译的不行,大半的责任固然该在翻译家,但读书界和出版界,尤其是批评家,也应该分负若干的责任。要救治这颓运,必须有正确的批评,指出坏的,奖励好的,倘没有,则较好的也可以。然而这怎么能呢;指摘坏翻译,对于无拳无勇的译者是不要紧的,倘若触犯了别有来历的人,他就会给你带上一顶红帽子,简直要你的性命。这现象,就使批评家也不得不含胡了。 此外,现在最普通的对于翻译的不满,是说看了几十行也还是不能懂。但这是应该加以区别的。倘是康德〔7〕的《纯粹理性批判》那样的书,则即使德国人来看原文,他如果并非一个专家,也还是一时不能看懂。自然,“翻开第一行就译”的译者,是太不负责任了,然而漫无区别,要无论什么译本都翻开第一行就懂的读者,却也未免太不负责任了。八月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日《申报·自由谈》。〔2〕见一九三三年七月三十一日《申报·自由谈》载林翼之《“翻译”与“编述”》,文中说:“许多在那儿干硬译乱译工作的人,如果改行来做改头换面的编述工作,是否胜任得了?……听说现在有许多翻译家,连把原作从头到尾瞧一遍的工夫也没有,翻开第一行就译,对于原作的理解,更无从谈起。”又同年八月十三日《自由谈》载有大圣《关于翻译的话》,又中说:“目前我们的出版界的大部分的译品太糟得令人不敢领教了,无论是那一类译品,往往看了三四页,还是不知所云。” 〔3〕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一译《物种由来》)一书,于一八五九年出版,是奠定生物进化理论基础的重要著作。〔4〕马君武(1882—1939)名和,广西桂林人。初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后去德国,获柏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孙中山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及上海中国公学、广西大学校长等职。他翻译的达尔文的《物种由来》,译名《物种原始》,一九二○年中华书局出版。〔5〕托尔斯泰(M.N.OGPQRGS,1*福玻浮?保梗保埃?《砉?骷遥?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屠格纳夫(T.U.TVHWXXY,1818—1883),通译屠格涅夫,俄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罗亭》、《父与子》等。辛克莱(U.Sinclair,1878—1968),美国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屠场》、《石炭王》等。〔6〕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创造社主要成员,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著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历史论文集《奴隶制时代》等。他译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于一九三一年至一九三三年间由上海文艺书局出版,共三册(未完)。〔7〕康德(I.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出版于一七八一年。 #p#副标题#e#
373 0 0
鲁迅
水岸寒楼带月跻,夏林初见岳阳溪。 一点新萤报秋信,不知何处是菩提。
496 0 0
贾岛
高景争来草木头,一生心事酒前休。 山公自是仙人侣,携手醉登城上楼。
565 0 0
徐凝
微灯照寂寥,此夕正迢迢。丹桂得已晚,故山归尚遥。 虫声移暗壁,月色动寒条。此去如真隐,期君试一瓢。
430 0 0
崔涂
平分敏手。更觉山城小。聊岸帻,时舒啸。当年湓浦月,偏照香山老。头未白,而今半百才逾九。 共说东园好。问春余多少。红药晚,金沙早。花须风日耐,人看功名久。催洗盏,对花一笑为君寿。
348 0 0
穿屋穿墙不知止,争树争巢入营死。林间公子挟弹弓, 一丸致毙花丛里。小雏黄口未有知,青天不解高高飞。 虞人设网当要路,白日啾嘲祸万机。
460 0 0
庄南杰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353 0 0
储光羲
【折杨柳枝歌】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阿婆许嫁女, 今年无消息。
439 0 0
北朝乐府
稻垄蓼红沟水清,荻园叶白秋日明。空坡路细见骑过, 远田人静闻水行。柴门狼藉牛羊气,竹坞幽深鸡犬声。 绝粒看经香一炷,心知无事即长生。
449 0 0
韩偓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382 0 0
李商隐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453 0 0
曹组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505 0 0
秋瑾
宁饮三斗尘,无逢权怀恩。
佚名
灯共墙檠语。记昨朝、芒鞋蓑笠,冷风斜雨。月入宫槐槐影淡,化作槐花无数。恍不记、鳌头压处。不恨扬州吾不梦,恨梦中、不醉琼花露。空耿耿,吊终古。 千蜂万蝶春为主。怅何人、老忆江南,北朝开府。看取当年风景在,不待花奴催鼓。且未说、春丁分俎。一曲沧浪邀吾和,笑先生、尚是邯郸步。如秉苘,续残炬。
491 0 0
刘辰翁
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
408 0 0
诬谮遭遐谪,明君即自知。乡遥辞剑外,身独向天涯。 岭堠蛮云积,闽空瘴雨垂。南来终不遂,日探北归期。
428 0 0
深山荒松枝,雪压半离披。朱门青松树,万叶承清露。 露重色逾鲜,吟风似远泉。天寒香自发,日丽影常圆。 阴郊一夜雪,榆柳皆枯折。回首望君家,翠盖满琼花。 捧君青松曲,自顾同衰木。曲罢不相亲,深山头白人。
344 0 0
卢纶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