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易有三训,一训简易,二训变易,三训不易”,“易与天地准”,之于常识,不也是如此吗?我们生活在常识中,“春暖花开”、“秋高气爽”,我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是为简易;同一事物不同时刻有不同的表现,变化无穷,是为变易;常识由生活而来,经久适用,是为不易。故庄子云:“道在便溺”。因常识,于生活,我们泰然。 老子云:“大象若希”。正是由于常识之于我们太过习惯了,时常,我们会无所察觉,如同时空之于我们过于静止与绝对,在爱氏之前,我们被蒙骗了千万年。于是我们在恍然后明白,常识虽常,但亦要知之、行之、思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知之,并非仅仅为热则却衣寒则添衣的自然反射,而是对自然存在的用心观察。没有这用心,何来常识?没有常识,何以行之?不得而行之,必遭祸患。譬如之于人,了解交通拥挤之时间,于约会便不会误时;又譬如拿破仑不知俄国之地广与冬天之寒冷,便因俄国坚壁清野而为滑铁卢之役埋下伏笔。 所以对于常识,要知之。 所谓的对常识的行之,不仅是于知之之后的体证,还是生活的必需,之所以要知且行,系因为知易而行难。行难,故特以行之。常识的知之,是困则眠、疲则休息,是诸葛顺势三分天下,是刘邦知楚强汉弱而强赴鸿门。对常识的行之,是顺应自然、顺时而动,故可避害趋利,所以才有一觉醒来的精神,才有汉朝天下。 所以对于常识,要行之。 至于对于常识的思之,那便是在知行合一后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常识之常,所以无形中被我们忽略、习惯,然世间万物莫不在变易中永恒,拘泥而行自己不适合,若死守既得,便永无进步可言。故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诏》曰:“作新民”;曾子曰:“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对常识的思之,爱氏提出了相对论,玻尔提出了量子力学;之于历史的,不正是由于对意识形态的思之与变革,再知而行之,才有三十年改革开放而至于今日之中华崛起? “易与天地准”,也正是凭借常识,凭借与常识同行,我们维系了一个旷古的文明,然而无论是生活还是发展,不知常识无语进步,不行常识无以趋利避患,不思常识却也无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不妨化用子思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说,对于常识,我们要知之、行之、思之,由是,则有泰然的生活与不断的前进。
315 0 0
小文
其一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其二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
360 0 0
黄景仁
心上浮香,轩前度影,约久传梅。奈月意风情,枝南枝北,云婚雨嫁,年去年来。几望溪桥,屡肥芳信,历尽冰霜春自回。朝来报,报梢头儿女,并蒂花开。 佩环飞下妆台。喜今度佳期不用催。羡行李三千,金屏翠幄,仙姿第一,玉骨琼腮。雌蝶纷纷,雄蜂逐逐,争道工为使与媒。翁知么,有西楼过雁,暗为徘徊。
297 0 0
中华文学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 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349 0 0
薛昂夫
【台城游】 (水调歌头) 南国本潇洒, 六代浸豪奢。 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 云观登临清夏, 璧月流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 回首飞鸳瓦, 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 不容车。 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 楼外河横斗挂, 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 蓬窗罅, 犹唱《后庭花》。
394 0 0
贺铸
驷牡龙旂庆至今,一门儒服耀华簪。人望皆同照乘宝, 家风不重满籝金。护衣直夜南宫静,焚草清时左掖深。 何幸末班陪两地,阳春欲和意难任。
335 0 0
权德舆
【载驱】 载驱薄薄,簟茀朱鞹。[1] 鲁道有荡,齐子发夕。[2] 四骊济济,垂辔沵沵。[3] 鲁道有荡,齐子岂弟。[4] 汶水汤汤,行人彭彭。 鲁道有荡,齐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5] 鲁道有荡,齐子游敖。
372 0 0
诗经
颠当牢守门,蠮螉寇汝无处奔。
293 0 0
佚名
代远已难问,累累次古城。民田侵不尽,客路踏还平。 作穴蛇分蛰,依冈鹿绕行。唯应风雨夕,鬼火出林明。
382 0 0
曹松
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355 0 0
刘禹锡
白石山中风景异。先生日日怀归计。何事黄冈飞雪地。偏著意。画堂却为东坡起。 人说前身坡老是。文章气节浑相似。只待鼎彝勋业遂。梅花外。归来长向山中醉。
366 0 0
卢祖皋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400 0 0
唐寅
长道何年祖軷休,风帆不断岳阳楼。佳人挟瑟漳河晓, 壮士悲歌易水秋。九帐青油徒自负,百壶芳醑岂消忧。 至今长乐坡前水,不啻秦人怨陇头。
359 0 0
山夫留意向丹梯,连帅邀来出药畦。 常见浙东夸镜水,镜湖元在浙江西。
271 0 0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 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323 0 0
陈师道
京国自携手,同途欣解颐。情言正的的,春物宛迟迟。 忽背雕戎役,旋瞻获宝祠。蜀城余出守,吴岳尔归思。 欢惬更伤此,眷殷殊念兹。扬麾北林径,跂石南涧湄。 中作壶觞饯,回添道路悲。数花临磴日,百草覆田时。 有美同人意,无为行子辞。酣歌拔剑起,毋是答恩私。
417 0 0
苏颋
寒食风霜最可人。梨花榆火一时新。心头眼底总宜春。 薄暮归吟芳草路,落红深处鹧鸪声。东风疏雨唤愁生。
325 0 0
赵长卿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348 0 0
磔攘送寒,燔烈兴岁,又颁尧历。青霭烧痕,绿浮风皱,暖回春色。地天交泰,时当倾否,五鬼休相厄。何妨笑倚东风,一饮杯三百。 长忆。苻坚入寇,功高晋室,无如安石。义概雄心,辄莫等闲抛掷。盖壤声名,鼎彝勋业。朋溪虽好,未放终闲逸。喈喈黄鸟,更看壶中春日。
347 0 0
王之道
释事出县閤,初闻兹山灵。寺扉隐天色,影刹遥丁丁。 碧峰委合沓,香蔓垂蓂苓。清景为公有,放旷云边亭。 秋赏石潭洁,夜嘉杉月清。诵空性不昧,助道迹又经。 是以于物理,纷然若未形。移来字人要,全与此道冥。
371 0 0
皎然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