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处处好淹留,最爱东湾北坞头。掩映橘林千点火, 泓澄潭水一盆油。龙头画舸衔明月,鹊脚红旗蘸碧流。 为报茶山崔太守,与君各是一家游。
414 0 0
白居易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420 0 0
杜甫
红尘飞骑,报元戎小队,踏青南陌。雪浪堆边呼晓渡,吴楚半江分坼。岁月惊心,风埃眯目,相对头俱白。杨花撩乱,可怜如此春色。 谁道燕燕莺莺,多情犹自,认得年时客。重唱江南肠断句,为我满倾云液。画鼓舟移,金鞍人远,一饷烟波隔。斜阳冉冉,依然无限惨恻。
402 0 0
吴潜
五柳逢秋影渐微,陶潜恋酒不知归。 但存物外醉乡在,谁向人间问是非。
456 0 0
赵嘏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375 0 0
刘长卿
当暑忆归林,陶家借柳阴。蝉从初伏噪,客向晚凉吟。 白日欺玄鬓,沧江负素心。神仙倘有术,引我出幽岑。
418 0 0
李频
温温士君子,令我怀抱尽。灵芝冠众芳,安得阙亲近。 遭乱意不归,窜身迹非隐。细人尚姑息,吾子色愈谨。 高怀见物理,识者安肯哂。卑飞欲何待,捷径应未忍。 示我百篇文,诗家一标准。羁离交屈宋,牢落值颜闵。 水陆迷畏途,药饵驻修轸。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步趾咏唐虞,追随饭葵堇。数杯资好事,异味烦县尹。 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抱病排金门,衰容岂为敏。
301 0 0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已将心变寒灰后, 岂料光生腐草馀。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竹梦郊居。 劳君故有诗相赠,欲报琼瑶恨不如。
329 0 0
司空曙
记移灯翦雨,换火篝香,去岁今朝。乍见翻疑梦,向梅边携手,笑挽吟桡。依依故人情味,歌舞试春娇。对婉娩年芳,漂零身世,酒趁愁消。 天涯未归客,望锦羽沈沈,翠水迢迢。叹菊荒薇老,负故人猿鹤,旧隐谁招。疏花温撩愁思,无句到寒梢。但梦绕西泠,空江冷月,魂断随潮。
413 0 0
周密
坐啸人事闲,佳游野情发。山门送落照,湖口升微月。 林寻猿狖居,水戏鼋鼍穴。朔风吹飞雁,芳草亦云歇。
356 0 0
张说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52 0 0
佚名
【凤栖梧】 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 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 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 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511 0 0
柳永
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长日容杯酒,深江净绮罗。 乱离还奏乐,飘泊且听歌。故国流清渭,如今花正多。
321 0 0
求古源尽者将求方来之泉,将求新源。嗟我昆弟,新生之作,新泉之涌于渊深,其非远矣。②——尼耙 一 人有读古国文化史者,循代而下,至于卷末,必凄以有所觉,如脱春温而入于秋肃,勾萌绝朕③,枯槁在前,吾无以名,姑谓之萧条而止。盖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莫如心声④。古民神思,接天然之?宫,冥契万有,与之灵会,道其能道,爰为诗歌。其声度时劫而入人心,不与缄口同绝;且益曼衍,视其种人⑤。递文事式微,则种人之运命亦尽,群生辍响,荣华收光;读史者萧条之感,即以怒起,而此文明史记,亦渐临末页矣。凡负令誉于史初,开文化之曙色,而今日转为影国⑥者,无不如斯。使举国人所习闻,最适莫如天竺。天竺古有《韦陀》⑦四种,瑰丽幽?,称世界大文;其《摩诃波罗多》暨《罗摩衍那》二赋⑧,亦至美妙。厥后有诗人加黎陀萨(Kalidasa)⑨者出,以传奇鸣世,间染抒情之篇;日耳曼诗宗瞿提(W.vonGoethe),至崇为两间之绝唱。降及种人失力,而文事亦共零夷,至大之声,渐不生于彼国民之灵府,流转异域,如亡人也。次为希伯来⑩,虽多涉信仰教诫,而文章以幽邃庄严胜,教宗文术,此其源泉,灌溉人心,迄今兹未艾。特在以色列族,则止耶利米(Jeremiah)⑾之声;列王荒矣,帝怒以赫,耶路撒冷遂隳⑿,而种人之舌亦默。当彼流离异地,虽不遽忘其宗邦,方言正信,拳拳未释,然《哀歌》而下,无赓响矣。复次为伊兰埃及⒀,皆中道废弛,有如断绠,灿烂于古,萧瑟于今。若震旦而逸斯列,则人生大戬,无逾于此。何以故?英人加勒尔(Th.Carlyle)⒁曰,得昭明之声,洋洋乎歌心意而生者,为国民之首义。意太利分崩矣,然实一统也,彼生但丁(Dante Alighieri)⒂,彼有意语。大俄罗斯之札尔⒃,有兵刃炮火,政治之上,能辖大区,行大业。然奈何无声?中或有大物,而其为大也喑。(中略)迨兵刃炮火,无不腐蚀,而但丁之声依然。有但丁者统一,而无声兆之俄人,终支离而已。 尼耙(Fr.Nietzsche)不恶野人,谓中有新力,言亦确凿不可移。盖文明之朕,固孕于蛮荒,野人⒄其形,而隐曜即伏于内明如华,蛮野蕾,文明如实,蛮野如华,上征在是,希望亦在是。惟文化已止之古民不然:发展既央,隳败随起,况久席古宗祖之光荣,尝首出周围之下国,暮气之作,每不自知,自用而愚,污如死海。其煌煌居历史之首,而终匿形于卷末者,殆以此欤?俄之无声,激响在焉。俄如孺子,而非喑人;俄如伏流,而非古井。十九世纪前叶,果有鄂戈理(N.Gogol)⒅者起,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或以拟英之狭斯丕尔(W.Shakespeare),即加勒尔所赞扬崇拜者也。顾瞻人间,新声争起,无不以殊特雄丽之言,自振其精神而绍介其伟美于世界;若渊默而无动者,独前举天竺以下数古国而已。嗟夫,古民之心声手泽,非不庄严,非不崇大,然呼吸不通于今,则取以供览古之人,使摩挲咏叹而外,更何物及其子孙?否亦仅自语其前此光荣,即以形迩来之寂寞,反不如新起之邦,纵文化未昌,而大有望于方来之足致敬也。故所谓古文明国者,悲凉之语耳,嘲讽之辞耳!中落之胄,故家荒矣,则喋喋语人,谓厥祖在时,其为智慧武怒⒆者何似,尝有闳宇崇楼,珠玉犬马,尊显胜于凡人。有闻其言,孰不腾笑?夫国民发展,功虽有在于怀古,然其怀也,思理朗然,如鉴明镜,时时上征,时时反顾,时时进光明之长途,时时念辉煌之旧有,故其新者日新,而其古亦不死。若不知所以然,漫夸耀以自悦,则长夜之始,即在斯时。今试履中国之大衢,当有见军人蹀躞而过市者,张口作军歌,痛斥印度波阑之奴性⒇;有漫为国歌者亦然。盖中国今日,亦颇思历举前有之耿光,特未能言,则姑曰左邻已奴,右邻且死,择亡国而较量之,冀自显其佳胜。夫二国与震旦究孰劣,今姑弗言;若云颂美之什,国民之声,则天下之咏者虽多,固未见有此作法矣。诗人绝迹,事若甚微,而萧条之感,辄以来袭。意者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自觉之声发,每响必中于人心,清晰昭明,不同凡响。非然者,口舌一结,众语俱沦,沉默之来,倍于前此。盖魂意方梦,何能有言?即震于外缘,强自扬厉,不惟不大,徒增欷耳。故曰国民精神发扬,与世界识见之广博有所属。 今且置古事不道,别求新声于异邦,而其因即动于怀古。新声之别,不可究详;至力足以振人,且语之较有深趣者,实莫如摩罗(22)诗派。摩罗之言,假自天竺,此云天魔,欧人谓之撒但(23),人本以目裴伦(G.Byron)(24)。今则举一切诗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而为世所不甚愉悦者悉入之,为传其言行思惟,流别影响,始宗主裴伦,终以摩迦(匈加利)文士(25)。凡是群人,外状至异,各禀自国之特色,发为光华;而要其大归,则趣于一:大都不为顺世和乐之音,动吭一呼,闻者兴起,争天拒俗,而精神复深感后世人心,绵延至于无已。虽未生以前,解脱而后,或以其声为不足听;若其生活两间,居天然之掌握,辗转而未得脱者,则使之闻之,固声之最雄桀伟美者矣。然以语平和之民,则言者滋惧。 二
433 0 0
鲁迅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473 0 0
金昌绪
新睡起,熏过绣罗衣。梳洗了,百般宜。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 漫良夜、月圆空好意,恐落花、流水终寄恨,悲欢往往相随。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又争如,遵大路,合逢伊。
364 0 0
毛滂
罢草王言星岁久,嵩高山色日相亲。萧条雨夜吟连晓, 撩乱花时看尽春。此世逍遥应独得,古来闲散有谁邻。 林中长老呼居士,天下书生仰达人。酒挈数瓶杯亦阔, 诗成千首语皆新。纶闱并命诚宜贺,不念衰年寄上频。
428 0 0
姚合
大漠羽书飞,长城未解围。山川凌玉嶂,旌节下金微。 路向南庭远,书因北雁稀。乡关摇别思,风雪散戎衣。 岁尽仍为客,春还尚未归。明年征骑返,歌舞及芳菲。
319 0 0
中华文学
溪口闻法鼓,停桡登翠屏。攀云到金界,合掌开禅扃。 郁律众山抱,空濛花雨零。老僧指香楼,云是不死庭。 眇眇於越路,茫茫春草青。远山喷百谷,缭绕驰东溟。 目极道何在,境照心亦冥。騞然诸根空,破结如破瓶。 下视三界狭,但闻五浊腥。山中有良药,吾欲隳天形。
336 0 0
十五年来笔砚功,只今犹在苦贫中。三秋客路湖光外, 万里乡关楚邑东。鸟径杖藜山翳雨,猿林欹枕树摇风。 朱门处处若相似,此命到头通不通。
386 0 0
杜荀鹤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