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少芳菲,苍苔一径微。酒醒闻客别,年长送春归。 宿愿眠云峤,浮名系锁闱。未因丞相庇,难得脱朝衣。
434 0 0
姚合
渐觉近来筋力少,难堪今日在风尘。谁能借问功名事, 只自扶持老病身。贵得药资将助道,肯嫌家计不如人。 洞庭已置新居处,归去安期与作邻。
494 0 0
张籍
放歌倚东楼,行子期晓发。秋风渡江来,吹落山上月。 主人出美酒,灭烛延清光。二崔向金陵,安得不尽觞。 水客弄归棹,云帆卷轻霜。扁舟敬亭下,五两先飘扬。 峡石入水花,碧流日更长。思君无岁月,西笑阻河梁。
357 0 0
李白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458 0 0
韩非
雨晴江馆柳依依,握手那堪此别离。独鹤孤琴随远旆, 红亭绿酒惜分岐。月明野店闻鸡早,花暗关城匹马迟。 后夜定知相忆处,东风回首不胜悲。
453 0 0
牟融
【杨柳枝】 (答韩员外) 杨柳枝,芳菲节, 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 纵使君来岂堪折!
464 0 0
柳氏
自汉至隋时人别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四百三十五部四千三百七十七卷;合以梁所曾有,得八百八十四部八千一百二十一卷。 〔2〕然在今,则虽宋人重辑之本,已不多觏。若其编次有法,赠答具存,可略见原来矩度者,惟魏嵇,阮,晋二陆,陶潜,宋鲍照,齐谢朓,梁江淹〔3〕而已。尝写得明吴匏庵丛书堂本《嵇康集》,颇胜众本,深惧湮昧,因稍加校雠,并考其历来卷数名称之异同及逸文然否,以备省览云。 一考卷数及名称 《隋书》《经籍志》:《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三卷。(原注: 梁十五卷,录一卷。) 《唐书》《经籍志》:《嵇康集》十五卷。 《新唐书》《艺文志》:《嵇康集》十五卷。 案:康集最初盖十五卷,录一卷。隋缺二卷,及录。至唐复完,而失其录。其名皆曰“《嵇康集》”。 郑樵《通志》《艺文略》:《魏中散大夫嵇康集》十五卷。 《崇文总目》:《嵇康集》十卷。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嵇康集》十卷。右魏嵇康叔夜也,谯国人。康美词气,有丰仪,不事藻饰。学不师受,博览该通;好老庄,属文玄远。以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景元初,钟会谮于晋文帝,遇害。 尤袤《遂初堂书目》:《嵇康集》。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谯嵇康叔夜撰。本姓奚,自会稽徙谯之铚县稽山,家其侧,遂氏焉;取稽字之上,志其本也。所著文论六七万言,今存于世者仅如此;《唐志》犹有十五卷。 《宋史》《艺文志》:《嵇康集》十卷。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嵇康集》十卷。…… 案:至宋,仅存十卷,其名仍曰“《嵇康集》”。 《通志》作十五卷者,录《唐志》旧文;《书录解题》称“《嵇中散集》”者,陈氏书久佚,清人从《永乐大典》辑出,因用后来所称之名,原书盖不如此。 宋时《嵇康集》大概,见王楙《野客丛书》(卷八),其文云:“《嵇康传》曰,康喜谈名理,能属文,撰《高士传赞》,作《太师箴》,《声无哀乐论》。 余得毘陵贺方回家所藏缮写《嵇康集》十卷,有诗六十八首,今《文选》所载才三数首;《选》惟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一首,不知又有《与吕长悌绝交》一书;《选》惟载《养生论》一篇,不知又有《与向子期论养生难答》一篇,四千余言,辨论甚悉。 集又有《宅无吉凶摄生论难》上中下三篇;《难张辽B自然好学论》一首;《管蔡论》,《释私论》,《明胆论》等文。其致玄远,悉根于理;读之可想见当时之风致。《崇文总目》谓《嵇康集》十卷,正此本尔。 《唐艺文志》谓《嵇康集》十五卷,不知五卷谓何?” 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嵇康文集》。(原注:一部,一册。阙。) 叶盛《菉竹堂书目》:《嵇康文集》一册。 焦竑《国史》《经籍志》:《嵇康集》十五卷。 高儒《百川书志》:《嵇中散集》十卷。魏中散大夫谯人嵇康叔夜撰。诗四十七;赋十(按此字衍)三;文十五,附四。 祁承爗《澹生堂书目》:《嵇中散集》三册。(原注:十卷,嵇康。)《嵇中散集略》一册。(原注:一卷。) 案:明有二本。一曰“《嵇康文集》”,卷数未详。 一曰“《嵇中散集》”,仍十卷。十五卷本宋时已不全,焦竑所录,盖仍袭《唐志》旧文,不足信。 钱谦益《绛云楼书目》:《嵇中散集》二册。(陈景云注: 十卷。黄刻佳。) 钱曾《述古堂藏书目》:《嵇中散集》十卷。 《四库全书总目》:《嵇中散集》十卷。…… 案:至清,皆称“《嵇中散集》”,仍十卷。其称“《嵇康文集》”者,无闻。 孙星衍《平津馆鉴藏记》:《嵇中散集》十卷。每卷目录在前。前有嘉靖乙酉黄省曾序,称“校次瑶编,汇为十卷”,疑此本为黄氏所定。然……与王楙所见本同。此本即从宋本翻雕;黄氏序文,特夸言之耳。…… 洪颐煊《读书丛录》:《嵇中散集》十卷。每卷目录在前。 前有嘉靖乙酉黄省曾序。《三国志》《邴原传》裴松之注,“张貔父邈,字叔辽,《自然好学论》在《嵇康集》。”今本亦有此篇。又诗六十六首,与王楙《野客丛书》本同。是从宋本翻雕。…… 朱学勤《结一庐书目》:《嵇中散集》十卷。(原注:计一本。魏嵇康撰。明嘉靖四年,黄氏仿宋刊本。) 案:明刻《嵇中散集》有黄省曾本,汪士贤本,程荣本;又有张燮《七十二家集》本,张溥《一百三家集》本。黄刻最先,清藏书家皆以为出于宋本,最善。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嵇康集》十卷。(原注:旧抄本。)晋嵇康撰。……今世所通行者,惟明刻二本,一为黄省曾校刊本,一为张溥《百三家集》本。……然脱误并甚,几不可读。……此本从明吴匏庵丛书堂抄宋本过录。……余以明刊本校之,知明本脱落甚多。……书贵旧抄,良有以也。 江标《丰顺丁氏持静斋书目》:《嵇中散集》十卷。明汪士贤刊本。康熙间,前辈以吴匏庵手抄本详校#p#副标题#e#
392 0 0
鲁迅
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深。行歇每依鸦舅影, 挑频时见鼠姑心。凌风蔼彩初携笼,带露虚疏或贮襟。 欲助春盘还爱否,不妨萧洒似家林。
396 0 0
陆龟蒙
万里西风吹去旆,满城无奈离情。甘棠也似戴公深。晓来风露里,叶叶做秋声。 十载两番遗爱在,须知愁满宜春。楚天低处是归程。夕阳疏雨外,莫遣乱蝉鸣。
赵长卿
裙曳湘波六幅缣。风流体段总无嫌。歌翻檀口朱樱小,拍弄红牙玉笋纤。 腔子里,字儿添。嘲撩风月性多般。忔憎声里金珠进,惊起梁尘落舞帘。
369 0 0
中华文学
不到终南向几秋,移居更欲近沧洲。风吹雨色连村暗, 潮拥菱花出岸浮。漠漠望中春自艳,寥寥泊处夜堪愁。 如君岂得空高枕,只益天书遣远求。
486 0 0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414 0 0
刘长卿
至业是至宝,莫过心自知。时情如甚畅,天道即无私。 入洛霜霰苦,离家兰菊衰。焚舟不回顾,薄暮又何之。
418 0 0
方干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382 0 0
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
518 0 0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542 0 0
杜牧
帘旌不动薰余热。高堂谁送能言雪。一笑下人间。天风袭坐寒。 歌声云外去。句句苏仙语。曲罢一尊空。飘然欲驭风。
361 0 0
主家山第接云开,天子春游动地来。羽骑参差花外转, 霓旌摇曳日边回。还将石溜调琴曲,更取峰霞入酒杯。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凰台。
401 0 0
李峤
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本与鹪鹩群,不随凤凰族。提携四黄口,饮乳未尝足。食君糠秕馀,尝恐乌鸢逐。耻涉太行险,羞营覆车粟。天命有定端,守分绝所欲。
385 0 0
但有离宫处,君王每不居。旗门芳草合,辇路小槐疏。 殿闭山烟满,窗凝野霭虚。丰年多望幸,春色待銮舆。
350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