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空与破邪,献寿复荣家。白日得何偈,青天落几花。 传灯皆有分,化俗独无涯。却入中峰寺,还知有聚沙。
406 0 0
中华文学
【秋日】 霜落邗沟积水清,[1] 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2] 忽有人家笑语声。
426 0 0
秦观
芳园知夕燕,西郊已独还。谁言不同赏,俱是醉花间。
386 0 0
韦应物
三十年前与君别,可怜容色夺花红。 谁知日月相催促,此度见君成老翁。
458 0 0
施肩吾
家楚婿于秦,携妻云养亲。陆行千里外,风卷一帆新。 夜泊疏山雨,秋吟捣药轮。芜城登眺作,才动广陵人。
473 0 0
贾岛
大哉至德,允兹明圣。格于上下,聿遵诚敬。 嘉乐斯登,鸣球以咏。神其降止,式隆景命。
457 0 0
泥书捧处圣恩新,许觐庭闱养二亲。 蝼蚁至微宁足数,未知何处答穹旻.
413 0 0
知君住处足风烟,古寺荒村在眼前。 便欲移家逐君去,唯愁未有买山钱。
422 0 0
朱放
迢迢驱马过江东,此际令人恨莫穷。一撮秋烟堤上白, 半轮残日岭头红。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 含思看看到梁苑,画楼丝竹彻遥空。
423 0 0
感旧鹦鹉洲,凤凰楼,十年故人怀旧游。杜陵花,陶令酒,酒病花愁,不觉的今春瘦。湖上送别钓锦鳞,棹红云,西湖画船三月春。正思家,还送人,绿满前村,烟雨江南恨。春日湖上二首雨亦奇,锦成围,笙歌满城莺燕飞。紫霞杯,金缕衣,倒著接篱,湖上山翁醉。舞绛纱,扣红牙,耳边玉人催上马。雪儿歌,苏小家,月淡梨花,醉倚秋千架。春晚看牡丹,倚阑干,宿酒乍醒攲髻鬟。燕初忙,莺正懒,帘卷轻寒,玉手调筝雁。秋夜雨乍晴,月笼明,秋香院落砧杵鸣。二三更,千万声,捣碎离情,不管愁人听。黄桂近玉阶,映瑶台,婆婆小丛岩畔栽。雁初飞,花正开,金粟如来,望月佳人拜。
375 0 0
张可久
我的一篇历史的速写《出关》在《海燕》〔2〕上一发表,就有了不少的批评,但大抵自谦为“读后感”。于是有人说:“这是因为作者的名声的缘故”。话是不错的。现在许多新作家的努力之作,都没有这么的受批评家注意,偶或为读者所发现,销上一二千部,便什么“名利双收”〔3〕呀,“不该回来”呀,“叽哩咕噜”呀,群起而打之,惟恐他还有活气,一定要弄到此后一声不响,这才算天下太平,文坛万岁。然而别一方面,慷慨激昂之士也露脸了,他戟指大叫道:“我们中国有半个托尔斯泰没有?有半个歌德没有?”惭愧得很,实在没有。不过其实也不必这么激昂,因为从地壳凝结,渐有生物以至现在,在俄国和德国,托尔斯泰和歌德也只有各一个。 我并没有遭着这种打击和恫吓,是万分幸福的,不过这回却想破了向来对于批评都守缄默的老例,来说几句话,这也并无他意,只以为批评者有从作品来批判作者的权利,作者也有从批评来批判批评者的权利,咱们也不妨谈一谈而已。 看所有的批评,其中有两种,是把我原是小小的作品,缩得更小,或者简直封闭了。 一种,是以为《出关》在攻击某一个人。这些话,在朋友闲谈,随意说笑的时候,自然是无所不可的,但若形诸笔墨,昭示读者,自以为得了这作品的魂灵,却未免像后街阿狗的妈妈。她是只知道,也只爱听别人的阴私的。不幸我那《出关》并不合于这一流人的胃口,于是一种小报上批评道:“这好像是在讽刺傅东华,然而又不是。”〔4〕既然“然而又不是”,就可见并不“是在讽刺傅东华”了,这不是该从别处着眼了么?然而他因此又觉得毫无意味,一定要实在“是在讽刺傅东华”,这才尝出意味来。 这种看法的人们,是并不很少的,还记得作《阿Q正传》时,就曾有小政客和小官僚惶怒,硬说是在讽刺他,殊不知阿Q的模特儿,却在别的小城市中,而他也实在正在给人家捣米。但小说里面,并无实在的某甲或某乙的么?并不是的。倘使没有,就不成为小说。纵使写的是妖怪,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猪八戒高老庄招亲,在人类中也未必没有谁和他们精神上相像。有谁相像,就是无意中取谁来做了模特儿,不过因为是无意中,所以也可以说是谁竟和书中的谁相像。我们的古人,是早觉得做小说要用模特儿的,记得有一部笔记,说施耐庵〔5〕——我们也姑且认为真有这作者罢——请画家画了一百零八条梁山泊上的好汉,贴在墙上,揣摩着各人的神情,写成了《水浒》。但这作者大约是文人,所以明白文人的技俩,而不知道画家的能力,以为他倒能凭空创造,用不着模特儿来作标本了。 作家的取人为模特儿,有两法。一是专用一个人,言谈举动,不必说了,连微细的癖性,衣服的式样,也不加改变。这比较的易于描写,但若在书中是一个可恶或可笑的角色,在现在的中国恐怕大抵要认为作者在报个人的私仇——叫作“个人主义”,有破坏“联合战线”之罪,从此很不容易做人〔6〕。二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从和作者相关的人们里去找,是不能发见切合的了。但因为“杂取种种人”,一部分相像的人也就更其多数,更能招致广大的惶怒。我是一向取后一法的,当初以为可以不触犯某一个人,后来才知道倒触犯了一个以上,真是“悔之无及”,既然“无及”,也就不悔了。况且这方法也和中国人的习惯相合,例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向来不用一个单独的模特儿的。 不过我在这里,并不说傅东华先生就做不得模特儿,他一进小说,是有代表一种人物的资格的;我对于这资格,也毫无轻视之意,因为世间进不了小说的人们倒多得很。然而纵使谁整个的进了小说,如果作者手腕高妙,作品久传的话,读者所见的就只是书中人,和这曾经实有的人倒不相干了。例如《红楼梦》里贾宝玉的模特儿是作者自己曹氚〔7〕,《儒林外史》里马二先生的模特儿是冯执中〔8〕,现在我们所觉得的却只是贾宝玉和马二先生,只有特种学者如胡适之先生之流,这才把曹氚和冯执中念念不忘的记在心儿里〔9〕:这就是所谓人生有限,而艺术却较为永久的话罢。 还有一种,是以为《出关》乃是作者的自况,自况总得占点上风,所以我就是其中的老子〔10〕。说得最凄惨的是邱韵铎〔11〕先生—— “……至于读了之后,留在脑海里的影子,就只是一个全身心都浸淫着孤独感的老人的身影。我真切地感觉着读者是会坠入孤独和悲哀去,跟着我们的作者。要是这样,那么,这篇小说的意义,就要无形地削弱了,我相信,鲁迅先生以及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作家们的本意是不在这里的。……”(《每周文学》的《海燕读后记》) 这一来真是非同小可,许多人都“坠入孤独和悲哀去”,前面一个老子,青牛屁股后面一个作者,还有“以及像鲁迅先生一样的作家们”,还有许多读者们连邱韵铎先生在内,竟一窠蜂似的涌“出关”去了。但是,倘使如此,老子就又不“只是一个全身心都浸淫着孤独感的老人的身影”,我想他是会不再出关,回上海请我们吃饭,出题目征集文章,做道德五百万言的了。
367 0 0
鲁迅
洛水分馀脉,穿岩出石棱。碧经岚气重,清带露华澄。 莹澈通三岛,岩梧积万层。巢由应共到,刘阮想同登。 壁峻苔如画,山昏雾似蒸。撼松衣有雪,题石砚生冰。 路熟云中客,名留域外僧。饥猿寻落橡,斗鼠堕高藤。 嶮树临溪亚,残莎带岸崩。持竿聊藉草,待月好垂罾。 对景思任父,开图想不兴。晚风轻浪叠,暮雨湿烟凝。 似泛灵槎出,如迎羽客升。仙源终不测,胜概自相仍。 欲别诚堪恋,长归又未能。他时操史笔,为尔著良称。
478 0 0
韦庄
顾惟菲薄,纂历应期。中外同轨,夷狄来思。 乐用崇德,礼以陈词。夕惕若厉,钦奉弘基。
390 0 0
佚名
一乌堕水百乌啼,相吊相号绕故堤。 眼见行人车辗过,不妨同伴各东西。
416 0 0
王建
红杏花边曾共赏,天涯还是相逢。人言契分两重重。谁知声利外,别有一般同。 炯炯奇情双亮处,天光水色相通。磨中旋蚁渺何穷。共扶天事业,此意政须公。
371 0 0
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未能精贝叶,便学咏杨花。 苦甚伤心骨,清还切齿牙。何妨继馀习,前世是诗家。
460 0 0
齐己
【夜坐】 庭户无人秋月明, 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 数叶迎风尚有声。
641 0 0
张耒
门掩青山卧,莓苔积雨深。病多知药性,客久见人心。 众鸟趋林健,孤蝉抱叶吟。沧洲诗社散,无梦盍朋簪。
353 0 0
戴叔伦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
402 0 0
风约雨横江。秋满篷窗。个中物色侭凄凉。更是行人行未得,独系归艎。 拥被换残香。黄卷堆床。开愁展恨翦思量。伊是浮云侬是梦,休问家乡。
381 0 0
朱敦儒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