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 无韦始得三数载,不知此复是何韦。
365 0 0
中华文学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腾 一作: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61 0 0
曹操
寿诗且止。设席肆筵谁助喜。抹月批风。先向天厨号令通。 满卮天酒。上与天田同日寿。其应维何。寿及天民性命多。
431 0 0
沈瀛
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但令长守郡,不觉却归城。只拟江湖上,吟哦过一生。
416 0 0
白居易
蜀路新修尽坦平,交亲深幸再逢迎。正当返袂思乡国, 却似归家见弟兄。沾泽只惭尧綍重,溯流还喜范舟轻。 欲将感恋裁书旨,多少鱼笺写得成。
414 0 0
篮舆腾腾一老夫,褐裘乌帽白髭须。早衰饶病多蔬食, 筋力消磨合有无。不准拟身年六十,上山仍未要人扶。 忆昔谪居炎瘴地,巴猿引哭虎随行。多于贾谊长沙苦, 小校潘安白发生。不准拟身年六十,游春犹自有心情。主
401 0 0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313 0 0
辛弃疾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332 0 0
张大烈
【情诗】 游目四野外,逍遥独延伫。 兰蕙缘清渠,繁华荫绿渚。 佳人不在兹,取此欲谁与? 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
572 0 0
张华
陵阳不可见,独往复如何。旧邑云山里,扁舟来去过。 鸟声春谷静,草色太湖多。傥宿荆溪夜,相思渔者歌。
322 0 0
刘长卿
州夹苍崖,下枕江山是城郭。望海霞接日,红翻水面,晴风吹草,青摇山脚。波暖凫鹥作。沙痕退、夜潮正落。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自叹劳生,经年何事,京华信漂泊。念渚蒲汀柳,空归闲梦,风轮雨楫,终辜前约。情景牵心眼,流连处、利名易薄。回头谢、冶叶倡条,便入渔钓乐。
384 0 0
周邦彦
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 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君前对舞春风, 百叶桃花树红。红树,红树,燕语莺啼日暮。 罗袖,罗袖,暗舞春风依旧。遥看歌舞玉楼, 好日新妆坐愁。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 商人少妇断肠。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383 0 0
王建
传闻合蒲叶,曾向洛阳飞。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 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 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 待罪居重译,穷愁暮雨秋。山临鬼门路,城绕瘴江流。 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逢君入乡县,传我念京周。 别恨归途远,离言暮景遒。夷歌翻下泪,芦酒未消愁。 闻有胡兵急,深怀汉国羞。和亲先是诈,款塞果为雠。 释系应分爵,蠲徒几复侯。廉颇诚未老,孙叔且无谋。 若道冯唐事,皇恩尚可收。
315 0 0
张说
梓泽成新致,金丹有旧情。挂冠朝睡足,隐几暮江清。 药圃分轻绿,松窗起细声。养高宁厌病,默坐对诸生。
409 0 0
野僧教种法,苒苒出蓬蒿。百岁催人老,千年待尔高。 静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他日成阴后,秋风吹海涛。
434 0 0
齐己
江头朱绂间青衿,岂是仙舟不可寻。谁敢强登徐稚榻, 自怜还学谢安吟。月凝兰棹轻风起,妓劝金罍尽醉斟。 剪尽蜡红人未觉,归时城郭晓烟深。
汉服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黄帝时期,当时人们所穿的衣服形制已经基本定型。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的款式和特点不断变化,并且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束腰,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在历史上,汉服曾经历过多次的改良和变革。例如,汉服的腰部束带曾经改为绳索,方便人们活动;汉服的袖口也曾经改为窄袖,便于挥动手臂。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服的形制不断演变,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到了明朝时期,汉服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明朝皇帝朱元璋下令规定,官员们必须穿着符合规制的礼服,否则就不能上朝。这一规定促进了汉服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汉服的款式和特点更加规范和完善。在近代,由于历史原因,汉服在中国已经逐渐消失。但是,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和喜爱。在现代,人们也在不断地尝试将汉服元素融入到现代服饰中,使得汉服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总之,汉服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不断演变和进步的过程。从最初的黄帝时期到明朝时期,汉服经历了多次的改良和变革,不断适应人们的审美和实用需求。在近代,由于历史原因,汉服在中国已经逐渐消失,但是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717 0 0
小文
白衣游帝乡,已得事空王。却返湖山寺,高禅水月房。 雨中过岳黑,秋后宿船凉。回顾秦人语,他生会别方。
李频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489 0 0
司空图
游人等得春晴也。处处旗亭堪系马。雨前秾杏尚娉婷,风后残梅无顾藉。 忌拈针线还逢社。斗草赢多裙欲卸。明朝双燕定归来,叮嘱重帘休放下。
345 0 0
史达祖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