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平山】 石险天貌分, 林交日容缺。 阴涧落春荣, 寒岩留夏雪。
372 0 0
孔稚圭
塞外虏尘飞,频年度碛西。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405 0 0
佚名
朱鬣饰金镳,红妆束素腰。似云来躞蹀,如雪去飘飖. 桃花含浅汗,柳叶带馀娇。骋光将独立,双绝不俱标。
387 0 0
中华文学
乐天书内重封到,居敬堂前共读时。四友一为泉路客, 三人两咏浙江诗。别无远近皆难见,老减心情自各知。 杯酒与他年少隔,不相酬赠欲何之。
381 0 0
元稹
香袅红霏,影高银烛,曾纵夜游浓醉。正锦温琼腻。被燕踏、暖雪惊翻庭砌。马嘶人散后,秋风换、故园梦里。吴霜融晓,陡觉暗动偷春花意。 还似。海雾冷仙山,唤觉环儿半睡。浅薄朱唇,娇羞艳色,自伤时背。帘外寒挂澹月,向日秋千地。怀春情不断,犹带相思旧子。
350 0 0
吴文英
海山昏,寒云欲下,低低压吹帽。平沙浩浩。想关塞无烟,时动衰草。苏郎卧处愁难扫。江南春不到。但怅望、雪花夜白,人间憔悴好。 谁知广寒梦无憀,丁宁白玉B677,不关怀抱。看清浅,桑田外,尘生热恼。待说与、天公知道。期腊尽春来事宜早。更几日、银河信断,梅花容易老。
373 0 0
刘辰翁
剔秃圞一轮天外月,拜了低低说:是必常团圆,休着些儿缺,愿天下有情底都似你者。
宋方壶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421 0 0
高适
嵩少心期杳莫攀,好山聊复一开颜。 明朝便是南荒路,更上层楼望故关。
526 0 0
李德裕
昔承推奖分,愧匪挺生材。迟暮宫臣忝,艰危衮职陪。 扬镳随日驭,折槛出云台。罪戾宽犹活,干戈塞未开。 星霜玄鸟变,身世白驹催。伏枕因超忽,扁舟任往来。 九钻巴噀火,三蛰楚祠雷。望帝传应实,昭王问不回。 蛟螭深作横,豺虎乱雄猜。素业行已矣,浮名安在哉。 琴乌曲怨愤,庭鹤舞摧颓。秋雨漫湘水,阴风过岭梅。 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结舌防谗柄,探肠有祸胎。 苍茫步兵哭,展转仲宣哀。饥籍家家米,愁征处处杯。 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咍。得丧初难识,荣枯划易该。 差池分组冕,合沓起蒿莱。不必伊周地,皆知屈宋才。 汉庭和异域,晋史坼中台。霸业寻常体,忠臣忌讳灾。 群公纷戮力,圣虑窅裴回。数见铭钟鼎,真宜法斗魁。 愿闻锋镝铸,莫使栋梁摧。盘石圭多翦,凶门毂少推。 垂旒资穆穆,祝网但恢恢。赤雀翻然至,黄龙讵假媒。 贤非梦傅野,隐类凿颜坯。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
358 0 0
杜甫
一川花月青春夜。玉容依约花阴下。月照曲阑干。红绡挹露寒。 袖香温素手。意铄金卮酒。香远绣帘开。画楼吹落梅。
338 0 0
林端落照尽,湖上远岚清。水榭芝兰室,仙舟鱼鸟情。 人琴久寂寞,烟月若平生。一泛钓璜处,再吟锵玉声。
419 0 0
刘禹锡
芙蓉苑。记试酒清狂,亸鞭游遍。翠红照眼。凝芳露、洗出青霞一片。垂杨两岸。窥镜底、新妆深浅。应料似、锦帐行春,三千粉春矜艳。 避逅紧马堤边,念玉笋轻攀,笑箸同欢。岁华暗换。西风路、几许愁肠凄断。仙城梦黯。还又是、六桥秋晚。凝望处,烟淡云寒,人归雁远。
363 0 0
周端臣
紫凤朝衔五色书,阳春忽布网罗除。已将心变寒灰后, 岂料光生腐草馀。建水风烟收客泪,杜陵花烛梦郊居。 劳君故有诗相赠,欲报琼瑶愧不如。
417 0 0
司空图
山中多晚凉,清风厉秋节。遥瞻四五峰,壁立皆奇绝。修竹傍林开,乔松倚岩列。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对此怀素心,千里共明月。愿保幽贞姿,岁寒双皎洁。
317 0 0
我在第三篇讲《二十四孝》的开头,说北京恐吓小孩的“马虎子”应作“麻胡子”,是指麻叔谋,而且以他为胡人。现在知道是错了,“胡”应作“祜”,是叔谋之名,见唐人李济翁做的《资暇集》卷下,题云《非麻胡》。原文如次:-- 俗怖婴儿曰:麻胡来!不知其源者,以为多髯之神而验刺者,非也。?隋将军麻祜,性酷虐,炀帝令开汴河,威棱既盛,至稚童望风而畏,互相?恐吓曰:麻祜来!稚童语不正,转祜为胡。只如宪宗朝泾将郝玭,?蕃中皆畏惮,其国婴儿啼者,以玭怖之则止。又,武宗朝,闾阎孩?孺相胁云:薛尹来!咸类此也。况《魏志》载张文远辽来之明证乎?(原注:麻祜庙在睢阳。鹿阝方节度李丕即其后。丕为重建碑。) 原来我的识见,就正和唐朝的“不知其源者”相同,贻讥于千载之前,真是咎有应得,只好苦笑。但又不知麻祜庙碑或碑文,现在尚在睢阳或存于方志中否?倘在,我们当可以看见和小说《开河记》所载相反的他的功业。? 因为想寻几张插画,常维钧兄给我在北京搜集了许多材料,有几种是为我所未曾见过的。如光绪己卯(1879)肃州胡文炳作的《二百□(形似“册”,四十)孝图》--原书有注云:“册读如习。”我真不解他何以不直称四十,而必须如此麻烦--即其一。我所反对的“郭巨埋儿”,他于我还未出世的前几年,已经删去了。序有云:-- ?……坊间所刻《二十四孝》,善矣。然其中郭巨埋儿一事,揆之天理人情,殊不可以训。……炳窃不自量,妄为编辑。凡矫枉过正而刻意求名者,概从割爱;惟择其事之不诡于正,而人人可为者,类为六门。…… 这位肃州胡老先生的勇决,委实令我佩服了。但这种意见,恐怕是怀抱者不乏其人,而且由来已久的,不过大抵不敢毅然删改,笔之于书。如同治十一年(1872)刻的《百孝图》,前有纪常郑绩序,就说: ?……况迩来世风日下,沿习浇漓,不知孝出天性自然,反以孝作另成一事。且择古人投炉埋儿为忍心害理,指割股抽肠为损亲遗体。殊未审孝只在乎心,不在乎迹。尽孝无定形,行孝无定事。古之孝者非在今所宜,今之孝者难泥古之事。因此时此地不同,而其人其事各异,求其所以尽孝之心则一也。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故孔门问孝,所答何尝有同然乎?…… ?则同治年间就有人以埋儿等事为“忍心害理”,灼然可知。至于这一位“纪常郑绩”先生的意思,我却还是不大懂,或者象是说:这些事现在可以不必学,但也不必说他错。?? 这部《百孝图》的起源有点特别,是因为见了“粤东颜子”的《百美新咏》而作的。人重色而己重孝,卫道之盛心可谓至矣。虽然是“会稽俞葆真兰浦编辑”,与不佞有同乡之谊,--但我还只得老实说:不大高明。例如木兰从军的出典,他注云:“隋史”。这样名目的书,现今是没有的;倘是《隋书》,那里面又没有木兰从军的事。 而中华民国九年(1920),上海的书店却偏偏将它用石印翻印了,书名的前后各添了两个字:《男女百孝图全传》。第一叶上还有一行小字道:家庭教育的好模范。又加了一篇“吴下大错王鼎谨识”的序,开首先发同治年间“纪常郑绩”先生一流的感慨:-- 慨自欧化东渐,海内承学之士,嚣嚣然侈谈自由平等之说,致道德日就沦胥,人心日益浇漓,寡廉鲜耻,无所不为,侥幸行险,人思幸进,求所谓砥砺廉隅,束身自爱者,世不多睹焉。……起观斯世之忍心害理,几全如陈叔宝之无心肝。长此滔滔,伊何底止?。…… 其实陈叔宝模胡到好象“全无心肝”,或者有之,若拉他来配“忍心害理”,却未免有些冤枉。这是有几个人以评“郭巨埋儿”和“李娥投炉”的事的。 至于人心,有几点确也似乎正在浇漓起来。自从《男女之秘密》、《男女交合新论》出现后,上海就很有些书名喜欢用“男女”二字冠首。现在是连“以正人心而厚风俗”的《百孝图》上也加上了。这大概为因不满于《百美新咏》而教孝的“会稽俞葆真兰浦”先生所不及料的罢。 从说“百行之先”的孝而忽然拉到“男女”上去,仿佛也近乎不庄重,--浇漓。但我总还想趁便说几句,--自然竭力来减省。 我们中国人即使对于“百行之先”,我敢说,也未必就不想到男女上去的。太平无事,闲人很多,偶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本人也许忙得不暇检点,而活着的旁观者总会加以绵密的研究。曹娥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但这一个“抱”字却发生过问题。 我幼小时候,在故乡曾经听到老年人这样讲:-- “……死了的曹娥,和她父亲的尸体,最初是面对面抱着浮上来的。然而过往行人看见的都发笑了,说:哈哈!这么一个年青姑娘抱着这么一个老头子!于是那两个死尸又沉下去了;停了一刻又浮起来,这回是背对背的负着。” 好!在礼义之邦里,连一个年幼--呜呼,“娥年十四”而已--的死孝女要和死父亲一同浮出,也有这么艰难! 我检查《百孝图》和《二百册孝图》,画师都很聪明,所画的是曹娥还未跳入江中,只在江干啼哭。但吴友如画的《女二十四孝图》(1892)却正#p#副标题#e#
336 0 0
鲁迅
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落花纷纷稍觉多, 美人欲醉朱颜酡。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君起舞,日西夕。当年意气不肯平,白发如丝叹何益。 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 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笑春风, 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
289 0 0
李白
哈 代 ① 哈代,厌世的,不爱活的,这回再不用怨言,一个黑影蒙住他的眼?去了,他再不漏脸。八十八年不是容易过,老头活该他的受,扛着一肩思想的重负,早晚都不得放手。为什么放着甜的不尝暖和的座儿不坐,偏挑那阴凄的调儿唱,辣味儿辣得口破,他是天生那老骨头僵,一对眼拖着看人,他看着了谁谁就遭殃,你不用跟他讲情!他就爱把世界剖着瞧,是玫瑰也给拆坏;他没有那画眉的纤巧,他有夜鹗的古怪!古怪,他争的就只一点---一点“灵魂的自由”,也不是成心跟谁翻脸,认真就得认个透。他可不是没有他的爱---他爱真诚,爱慈悲:人生就说是一场梦幻,也不能没有安慰。这日子你怪得他惆怅,怪得他话里有刺,他说乐观是“死尸脸上抹着粉,搽着胭脂!”这不是完全放弃希冀,宇宙还得往下延,但如果前途还有生机,思想先不能随便。为维护这思想的尊严,诗人他不敢怠惰,高擎着理想,睁大着眼,抉别人生的错误。现在他去了再不说话。(你听这四野的静),你爱忘了他就忘了他(天吊明哲的凋零)!旧历元旦 ①哈代,全名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英国作家 #p#副标题#e#
335 0 0
徐志摩
南国名花,向人无语长含笑。缘香囊小。不肯全开了。 花笑何人,鹤相诗词好。须知道。一经品藻。又压前诗倒。
443 0 0
王十朋
叠雪裁霜越纻匀。美人亲翦称腰身。暑天宁数越罗春。 两臂轻笼燕玉腻,一胸斜露塞酥温。不教香汗湿歌尘。
299 0 0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