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公寻幽居处

唐代 / 张九龄      诗歌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清谐欣有得,幽闲欻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只令归思浩。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67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8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4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8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8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82   0  0

小文

封面
茉莉

 86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15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5   0  0

小文

封面
太极

 72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0   0  0

小文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唐著名政治家、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中宗景龙初(707)举进士,任校书郎。唐玄宗先天二年(713),登道侔伊吕科,升任右拾遣。后历任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中书侍郎等职。曾因张说举荐,任集贤院学士。开元二十一年(733)任宰相,翌年迁中书令,兼修国史。后加金紫光禄大夫。为相贤明,刚直不阿,敢于直谏,主张用人不循资格,设十道采访使。后遭奸相李林甫诽谤、排挤,开元二十四年(736)罢相,自此朝政日渐昏暗,「开元之治」遂告结束。次年贬为荆州长史,不久病卒。工于诗,格调清雅,兴寄深婉,较出色地继承了汉魏诗歌的优良传统,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其代表作《感遇》诗运用比兴,寄托讽谕,继承阮籍《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诗的优良传统,风格沉挚刚健。有《曲江集》。《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