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诗并记(嬴氏乱天纪)

魏晋 / 陶渊明      诗歌

【桃花源诗并记】   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 。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4],芳草鲜美[5],落英缤纷[6]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7] 。林尽水源[8],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髣髴若有光[9],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10]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伊然[1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12] 。其中往来种作[13],男女衣著,悉如外人[14];黄发垂髫[15],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16],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17],咸来问讯[18]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9],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0]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21],皆叹惋[22]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23],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24]:「不足为外人道也[25]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26],处处志之[27] 。及邵下,诣太守说如此[28]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29],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30],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31] 。未果,寻病终[32] 。后遂无问津者[33] 。 赢氏乱天纪[34],贤者避其世[35] 。 黄缔之商山,伊人亦云逝[36] 。 往迹浸复湮,来迳遂芜废[37] 。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愁[38] 。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39] 。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40] 。 荒路暖交通[41],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42],衣裳无新制[43] 。 童孺纵行歌[44],斑白欢游诣[45] 。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46],四时自成岁[47] 。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48] 。 奇踪隐五百[49],一朝敞神界[50] 。 淳薄既异源[51],旋复还幽蔽[52] 。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53] 。 顾言蹑轻风[54],高举寻吾契[55] 。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72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9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16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8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1   0  0

小文

封面
荷花

 85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1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52   0  0

小文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诗人。他出身于一个官僚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孟嘉做过征西大将军。不过到了他的时代,家境已经衰落,所以他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他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他青年时期怀有大志,但是后来和黑暗现实一接触,便使这种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年时期为饥寒所迫,曾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时期完全过着躬耕的生活。陶渊明的作品,现存的有诗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篇,辞赋两篇。其中成就高的是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即所谓「田园诗」。这些诗歌反映了他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理想、志趣和守志不阿的耿介品格,反映了他对污浊现实的憎恶和对淳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正象鲁迅所说:「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他不但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还有「金刚怒目」式的一面。他歌咏了那些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失败而不屈的英雄,赞扬了那些壮烈牺牲的人物。当然,他的作品也明显流露了消极的乐天知命和人生无常的思想,也流露了一些颓废没落情绪。他的诗的风格平淡、自然,语言简洁、含蓄,浑厚而富有意境,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陶渊明作品的注本,今存较早的本子是宋刊巾箱本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另外,有比较最通行的本子是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