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上别王秀才

唐代 / 高适      诗歌

飘飖经远道,客思满穷秋。浩荡对长涟,君行殊未休。
崎岖山海侧,想像无前俦。何意照乘珠,忽然欲暗投。
东路方箫条,楚歌复悲愁。暮帆使人感,去鸟兼离忧。
行矣当自爱,壮年莫悠悠。余亦从此辞,异乡难久留。
赠言岂终极,慎勿滞沧洲。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76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46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1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1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8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2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5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7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83   0  0

小文

高适

高适(702?─765),唐代著名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蓝(今河北沧县)人。幼年家贫。二十岁后曾到长安,求仕不遇。于是北上蓟门,漫游燕赵。后客居梁、宋等地,过着「求丐自给」的流浪、渔樵、耕作生活。自称「一生徒羡鱼(希望作官),四十犹聚萤(刻苦攻读)」。天宝三年(744)秋,与李白、杜甫相会,共同饮酒赋诗,以抒襟抱。天宝八年(749),由宋州刺史张九皋的推荐,举「有道科」,授封丘尉。不久就弃职而去,客游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协助哥舒翰守潼关以抵抗叛军。后受唐玄宗赏识,连升侍御史、谏议大夫。肃宗至德二年(757),因围攻永王璘有功,得唐肃宗嘉许,官职累进,历任淮南节度使,蜀、彭二州刺史,西川节度使,大都督府长史等职。代宗时官居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旧唐书》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代表。有《高常待集》。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