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汉朝 / 两汉乐府      诗歌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1]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2]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3]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4]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5]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6]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86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0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76   0  0

小文

封面
寒衣

 74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1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8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9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0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4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0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30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6   0  0

小文

两汉乐府

【乐府】: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说:「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标志着「乐府」这一名称含义的演变。汉乐府诗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间歌谣,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有「刚健清新」的特色,它和《诗经》的「风诗」,奠定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汉代乐府诗的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这是后世五、七言诗的先声。汉代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一份珍贵的遗产。宋人郭茂倩编集的《乐府诗集》一百卷,是一部乐府歌辞的总集,上起陶唐,下止五代,搜集资料十分丰富。又其各篇的「解题」,对各种曲调、各篇曲辞发展演变的叙述,也极详备。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京东e卡回收  |   台词网  |   Quickq下载  |   NBA直播  |   威而鋼哪裡買  |   json格式化  |   挂机方案计划  |   极客123  |   33blog  |   职校招生  |   百科平台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