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登阁避暑

唐朝 / 白居易      诗歌

【月夜登阁避暑】 

旱久炎气甚,中人若燔烧。

清风隐何处?草树不动摇。 

何以避暑气,无如出尘嚣。 

行行都门外,佛阁正岧峣。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 

开襟当轩坐,意泰神飘飘。

回看归路旁,禾黍尽枯焦。 

独善诚有计,将何救旱苗?

【简析】:《月夜登阁避暑》诗,当诗人在“禾黍尽枯焦”的盛夏之夜,登高纳凉而“意泰神飘飘”之时,想到的却是“独善诚有计,将何救旱苗”,可见他虽忘情于世,却时刻都心系于民,不因己暖而忘民寒,不因己适而忘民暑,不因己饱而忘民饥。
【赏析】:作者对大旱之年的农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是表层的含义。在作品的深层次上,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是兼济”还是“独善”的思考。这首诗显示出,在开始的思考阶段,诗人思想上还有些犹豫不决,内心充满了矛盾。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71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6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87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7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4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0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6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16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2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0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1005   0  0

小文

封面
蟹礼

 68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926   0  0

小文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穆宗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曾积极兴修水利,筑堤防洪,泄引湖水,灌溉田亩千顷,成绩卓著。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改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卒,终年七十五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在文学上,他与元稹同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坚,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其讽谕诗《秦中吟》、《新乐府》,广泛尖锐地揭露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抨击了现实中的流弊,表现了爱憎分明的进步倾向。除讽谕诗外,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也独具特色,为千古绝唱。白诗语言通俗,深入浅出,平易自然,不露雕琢痕迹。其诗刻画人物,形象鲜明,以情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 「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后世词人如欧阳修、张先、杨慎,都极为赞赏。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