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汉朝 / 汉无名氏      诗歌

【古诗十九首】 驱车上东门[1],遥望郭北墓[2]。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3]。 下有陈死人[4],杳杳即长暮[5]; 潜寐黄泉下[6],千载永不寤[7]。 浩浩阴阳移[8],年命如朝露[9];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10],圣贤莫能度[11]; 服食求神仙[12],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13]。
更多评论

推荐

封面
中国风

 74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2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4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3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5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896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31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74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15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9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728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90   0  0

小文

封面
中国风

 661   0  0

小文

封面
农家乐

 732   0  0

小文

汉无名氏

汉无名氏的作品,可归入「两汉乐府」一类。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当数《古诗十九首》。这是中国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东汉后期党争激烈,杀伐不休;官僚垄断仕途,文人士子备受压抑。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中下层文人士子或为避祸,或为寻求出路,纷纷背井离乡,亲戚隔绝、闺门分离,因而也就有了「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古诗十九首》的内容就是反映了这种漂泊流离之苦和离别相思之痛,表达了一种祈求社会安定、渴望家室团聚的愿望。由于诗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因此这类诗大都流露了浓重的感伤之情,蕴含了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古诗十九首》也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所产生的生命无常、及时行乐等颓废情绪。这类诗反映了东汉末年儒家思想崩溃,乱世人生观盛行时文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精神状态。
友情链接

搜外友链  |   维家  |   风淋室 >  |   明星排行  |   建筑规范文档  |   惠州保安公司  |   环保空调  |   咒术回战




意见反馈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  隐私保护 ||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0-2022 中华文学苑(华文苑) 京ICP备17037819号

Email:artype@163.com      QQ:262989474

加入华文苑qq群

Android下载